第192部分(3 / 4)

小說:回到清朝當海盜 作者:冥王

自古以來,能夠守土的君王就能博一明君的銜頭,如今的總理兼國防軍總司令,真正做到了親筆撰寫的軍歌歌詞那樣,守土開疆,四方來賀!那豈不是比之明君還要更進一步?最主要的是:在軍事勝利的同時,國內政治制度改革在進行,經濟建設在進行,以前套在老百姓頭上的枷鎖一個個全然不見蹤影,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四“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未來幾年內,一定可以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因此,各省從縣、州開始的諮議員選舉很快就有了結果,又促成行省、各大區(西藏、新疆、蒙古各部盟)的選舉勝利結束,各地代表紛紛趕到北京。參加1906年4月1日召開的全國政治諮議大會。而全國諮政會也在同期召開。“勸進風”在這個時候刮起來,可謂正當時!

按照人口比例三個原則選舉出來地諮議員,是基本能代表當時中國國民的。原則一,軍隊排除在外,軍人不參與諮議員選舉。原則二,按照職業人數比例選舉出相應人數的省級諮議會,再由省級諮議會差額選舉出國家諮議員,參加全國諮議會,制定國策和憲法。原則三,少數民族地區維持現狀。諮議員從有政治權利的人群中選舉產生。

因此,諮議員中農民和工人的比例比較大,知識分子則在省級議會中得到較高的勝出機率。地主和資本家因為絕對人數比較少,在諮議會中的影響力縮減到最小。當然,開明的、佔有全國絕大多數生產資料的地主和資本家仍然可以透過諮政會影響國家決策。不過,諮政會的作用是政府地高階幕僚機構,而不是權力機構而已。

這,就是龍劍銘在一邊積極準備推行集權帝制的同時,逐步培養國民民主精神的辦法。這樣的諮議會。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全國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需要。而這樣的諮政會,也可以透過有效的途徑,把各種建議送達政府高層。

開會等於爭吵?基本土是這樣。尤其是在諮議公和諮政會同明召開的節骨眼上,那就吵得翻天覆地了!

原因,還是在國家政體的決定上。

大多數來自農村和工廠地諮議員是帝制的積極擁護者,在他們的眼裡,擁護帝制就是擁護總理,就是擁護四川新政(現在是全國新政),就是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因為。龍劍銘總理的種種舉措,表明了這個未來的皇帝就是農民和工人的代言人。是誰給農民免稅的?是誰給農民派來技術人員搞農田水利、搞副業的?是誰把農民變成工人、小商人的?沒有多少大道理可講地工農代表佔有在諮議會絕對的人數優勢,把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問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又無法回答工農議員提出地現實問題。這個時候的人,還沒有把政治體制和領導者個人的作為分開來講,並且講通只認現實不認“彎彎繞”地農民和工人的能力。

諮議會內部吵完了。決定了帝制,可諮政會那邊不太同意了,這個時候,就變成了諮議會和諮政會代表的大論戰!

不能不提到幾個重要的人物,按照本身的社會地位,他們應該是諮政會議員的領導者,可偏偏站到了諮議會那邊。張寨、湯壽潛就是代表。兩位前君主立憲制的吹鼓手,實業界的領袖。在加入天命會以後,就成了改朝換代,繼續集權帝制地信徒。在這個時候,自然把矛頭對準了諮政會其他議員,這些議員,還抱著君主立憲制不放!而在兩會里,完全民主制度的呼聲則輕微到完全聽不見的程度。1906年的中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何況,與另一時空相比,還少了一個強有力的革命黨作為完全民主論的領導和支撐。

爭吵歸爭吵,諮議會表決的結果是代表全國老百姓的,自然就成為臨時政府和大會採納的最終意見。皇帝的人選沒有絲毫的爭議,那是在全體議員瘋狂地鼓掌和口號聲透過的。國號,則定為大中華帝國,寓意是延續了民興會提出的大中華民族的含義,代表著在中國國土上所有民族團結一體。國旗則是採用拿來主義,把國防軍的軍旗去掉了護套上的字,換成了青地金龍十八星(全國18個行省)旗。

政體一確定,諮議會又選舉了常務執行會,主持10年憲法的制訂和皇帝登基大典的事宜。所謂10年憲法,是指帝制在10年後要轉變成為君主立憲制,因此憲法有效期也只有10年“陣後製定的憲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憲法!

完全掌握了國內政治主動權的龍劍銘把會議的事情甩給了楊度,反正他對這個事情最熱心。而龍劍銘則把精力投入到了外交和軍事準備上。現在和俄國談什麼領土問題還早了一點,先把與英法兩國的《和平友好條約》談妥了再說!

朱爾典公使興沖沖地受邀來到總理府龍劍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