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中將站直了身體,抱著雙肘走了幾步後突然轉身道:“修改戰役預案,命令17旅以三個營的兵力明日拂曉在加內農海灘(在埃內茲海灘東面八英里(1英里合1。6公里)處登陸,快速建立登陸場。17旅主力在海軍巡洋艦隊的掩護下隨時準備擴大戰果。其他部隊,以戰役預案為準,等候司令部的攻擊命令。”
佯攻加內農海灘?不,有整個17旅作為後盾就不是佯攻!
鉗形攻勢?那為什麼不同時在埃內茲海灘實施登陸?
問題就在於德軍的重炮!三英里的地段上裝甲部隊登陸要承受密集的重炮轟擊,損失肯定慘重!17旅的小規模攻擊行動可以調動德軍隱蔽的重炮部隊,為空中和海上的打擊提供機會。如果德軍不調動重炮,那麼17旅就化虛為實在鞏固海灘灘頭陣地後全旅向西猛插,攻擊德軍暴露的側後方!
虛實難辨的戰術,讓德國佬猜去吧!
第五十七節 147師的末日
漢斯·馮·帕格里克斯少將一早上就慌了神,作為147師的師長,他從昨天半夜裡接到兩個土耳其師的指揮權後就一直不太安心。因為伴隨這兩個土軍師而來的,是司令部法爾肯海因上將很明確的警告:中國軍隊將在埃內茲登陸!
拂曉時分,在埃內茲海岸還在一片寂靜的時候,加內農海灘則是槍炮聲大作,遠在八英里之外的少將都能夠透過槍炮聲猜測到土耳其第三集團軍佈置在加內農那個師的處境。
“安靜!統統閉嘴!”少將突然焦躁地大吼了兩句,把指揮部裡的雜音一股腦地蓋了下去。在看到參謀們茫然失神或者是驚慌的動作後,少將又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些過了,這不是一個容克將軍應該有的風度!
他揮了揮手道:“請海岸觀察哨報告情況,現在,需要的是冷靜,冷靜。”
一名參謀迅速拿起了野戰電話的聽筒,叫通了海岸觀察哨所。
“報告將軍,海面上很平靜,沒有發現中國的艦隊。”參謀放下電話站得筆直地報告著。
少將心裡就好象有團火在炙烤著一樣,他拿起了紅茶杯卻沒有喝,而是端著茶杯想著當前的戰局。
敵情通報上是中國精銳的裝甲部隊會在埃內茲登陸,因此才把147師調到目前的位置上準備反擊中國軍的登陸。可是,現在戰局卻不是情報裡那樣,三英里寬的埃內茲海灘沒有遭受攻擊,倒是隻有1200碼(約0。7英里)的加內農海灘受到了猛烈的轟擊!常識告訴將軍,登陸作戰首先就要求登陸場正面比較大,這樣登陸方才可以展開兵力快速建立登陸場。可是這個常理被中國人忽略了,不,也可能是一次佯攻!
擺在少將面前的是這麼一個問題:支援土軍嗎?不支援的話,土軍很可能撐不到12時就會崩潰。土軍崩潰就意味著147師的左翼後方將遭到攻擊。支援?那萬一真的是佯攻呢?要是這邊147師部隊剛劃離開陣地,中國人就突然出現在海面上發起恐怖的海空聯合轟擊怎麼辦?
現在,需要漢斯·馮·帕格里克斯斯少將抉擇的就是這個問題。
“給上將發電,請示147師的行動。”少將決定放下自己“軍司令官”(指德147師,土209、後備第5師組成的臨時軍)的架子,把責任往上推一推。
通訊軍官還沒有來得及去電訊室,就在門口等到了一個電話,是土軍要求火速增援的電話。
將軍的處境更艱難了,他必須在這個時候做出選擇。
“命令慕尼黑第三重灌火槍團和14榴彈炮兵團向加內農增援,不到一英里的海灘。哼!把中國人趕到海里去!”將軍還是做出了最後的決斷。當然,他無法得知在加內農與埃內茲之間的高空雲層中,中國海軍偵察機一直嚴密地監視著兩個海灘的動靜。這個調動命令,立即把他的一個重炮團和一個主力步兵團的動向暴露給了中國人,而且從他的重炮團出發的地域來分析,另外一個炮兵團的位置也大概能夠推算出來了。
洛陽號超級戰列艦上很快就得到了最新的德軍調動情報。接著,大禹號上的一個俯衝轟炸機大隊就諸次騰空而起,在空中編組後向東北方向飛去。
此時的加內農海面上,巡洋艦繼續用8英寸的大炮在轟擊土軍岸防陣地,幾架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則時不時地對土軍陣地掃射一番,天空中,始終有一架偵察機在監控著幾乎整個土軍師的兵力調動。
土軍第21師在幾次嘗試調整部署調動兵力、兵器都被具有射程優勢的中國海軍大炮阻止後,就只能寄希望於德軍的增援了。對土軍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