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趣味的蘇巖在一邊上竄下跳了半天,在一堆耳熟能祥的名字中,終於有一個讓百里賀滿意的,最終點了頭。
趙忠祥。
成功激起自己渾身雞皮疙瘩之後,蘇巖又有些惡劣的想,如果以後趙雲生了女兒,娶個名字就叫趙薇。
其實山上的“一家四口”對時間的流失感觸並不強烈,唯一有感覺的就只有郭嘉了。
他已經開始有些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早點下山,還是最好永遠都不要有那天。
或許是因為察覺時間飛逝的原因,最後一個月裡的郭嘉顯得特別的勤快,什麼事情都想要搶著做,哪怕是他根本就做不來也做不了的。
他甚至企圖跟蘇巖學習廚藝,奈何蘇巖自己本就是個半調子,只會做不會教的。最後被童淵拎出了廚房,丟在後院看他劈柴。
郭嘉很無奈,也有點沮喪。
無奈的是他快要離開了,沮喪的是他似乎並沒能成功進入這家人的內心。
接受和認可,本來就是兩碼事。
他就像一個過客,參與進他們某一階段的人生之中。然而該離開的時候就不得不離開,並不會讓他們有任何的困擾和不捨。
童淵甚至準備歡送他回家。
郭嘉是一個很傳統的讀書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論思想,看過的書倒是挺多的,然而實用性就很差了。
雖然趙雲也學習,但百里賀的初衷自然不是為了讓這個農家少年成為一個讀書人,因此只求會寫不求甚解。
和趙雲談理想很不現實,而且他並不是個喜歡說話的人。
童淵是個有武藝傍身的粗人,百里賀是個醫痴——雖然他從不承認這一點。
至於蘇巖。
如果郭嘉對她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好奇心,他也就能從她的身上找到一些共同感,比如對東漢末年時局的預測——然而和一個八歲的女孩談這些是很無稽的事情。
因此,郭嘉眼中的蘇巖,只是一個比其他受禮教拘束的女孩更活潑,也更乖巧的小女孩。
一個不怎麼重要的背景板。
當然,郭嘉之於蘇巖,略有些不同。
很顯然的,日後的郭嘉也算是出人頭地——能夠得到曹操青眼的人,自然待遇會很不錯。如果和他成為朋友的話,能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以囂張的姿態,在曹操的地盤之下橫著走。
但是郭嘉紅顏薄命,只活了三十幾歲。
也就是說,即便他回到潁川之後能馬上能遇到曹操,並且被重用,但要等到曹操擁有強悍的勢力,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雖然幾年的時間對蘇巖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郭嘉而言,他剩下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