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主動請求拿出錢糧給百姓,還自請削藩,且是嚴厲的削藩,但陛下似乎並沒有半點讓我提前回武昌的意思。”
“王爺何必著急,而且,即便王爺你不主動,到時候若不肯答應陛下的要求,也是不能離開這金陵城的,如今主動點,只是少了些麻煩,但請王爺記清楚,無論陛下怎樣仁慈,你怎樣退讓,陛下必定會處置你,甚至是奪你性命,籍沒你的家產!”
阮大鋮說道。(未完待續。。)
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
楚王朱華奎很贊同阮大鋮所言,雖然他自請削去自己俸祿和獻出部分田產,但同其他被強行罰掉一年甚至兩年俸祿且取締世襲罔替的犯事藩王們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一想到回武昌後就會要朝廷官員來他王府討要,他就感到心疼。
“照先生所說,孤順從皇上的旨意也罷,還是抗旨不遵,都只有淪落為庶民這一個下場?”
朱華奎心裡自然也有這方面的焦慮,因他態度較好,所以在這金陵城,朱由校才沒將他看管那麼嚴,准予他考察金陵城的商業尤其是皇家工業公司和大明日報這類的皇家資本,但一想到其他被軟禁在紫禁城中不肯自請減俸而不被放出來的藩王們,難免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阮大鋮點了點頭:“當今陛下欲中興大明,本無可厚非,但像王爺您這樣的藩王、我這樣計程車紳等就成了最大的阻礙,不除不足以挽救國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還有前朝的張江陵,所做之事哪件不是對我們這類的人下手。”
“縱觀古今,王朝百年之後,積弊甚重是在所難免之事,我朝經兩百餘年,天下錢糧土地已大部掌於我等之手,庶民無法謀生故而起而謀反,但自古鮮有庶民做的了天下之主的,因為他們反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