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看見的,因為這樣的確可以使得革新派不至於實力大為受損,畢竟一旦這郭允厚承認李明睿涉及到了這貪墨大案,自己就必須得罷掉這李明睿的職。
但該做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至少不能守舊派的官員看出自己有所偏袒,也不能讓其他官員誤以為自己這個帝王好糊弄,朱由校還是怒不可遏地吩咐道:“來人,將郭允厚帶入詔獄,重打四十大板!”
郭允厚明顯也猜到了自己這位陛下是想要什麼結果,所以為了配合朱由校,他還是刻意做出一副很痛苦的樣子哭喊道:“陛下冤枉啊,李閣老真的沒有此案,皆是罪臣一人之過啊!”
雖然事實上,李明睿也的確沒有參與此事。
第二日,當李明睿等來到乾清宮西暖閣時,朱由校便將郭允厚、鄒應權、邱茂華、李明允等官員貪墨之案告知給了在場的諸位內閣成員,並言及戶部尚書郭允厚已經在詔獄畏罪自殺,邱茂華也同樣是畏罪自殺,而鄒應權則被梟首示眾,對於李明允也被判了斬立決,李明睿則負有對其弟監管不嚴之罪,被罰俸一年,革掉其太子太保之銜,連帶王承恩也被降為御馬監太監。
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
此次因霍亂髮生而導致的一場貪墨案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但在朝野引起的震動卻是不小,畢竟牽涉到一個尚書和一個御藥房的少監以及順天府尹,都是高階官員,而且還有內臣與外臣勾結的性質。
這也是朱由校要嚴肅處理的原因,畢竟這內臣與外臣勾結本就是禁令,若不嚴格處理,很難保證自己以後會不會被這些內外勾結的大臣架空。
但此次案件因為處理的速度很快所以對朝廷政務的影響倒是不大,霍亂的疫情控制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尤其是在成基命這個內閣成員親自主持順天府事務後,整個疫情控制的工作效率明顯快了許多。
沒到一個月,每日的感染者人數增加量已經恢復正常,且漸漸有趨於平穩的現象,這說明朝廷的干預已經出現了效果。
當然,這些現象對於李明睿來說並不是什麼好訊息,自己弟弟被判了斬立決,而自己也被奪取了太子太保的加官,這無疑都在說明陛下有意要打擊一下自己在文官中的名望,其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讓自己成為下一任首輔,以免造成過分壓制守舊派的政治格局。
李明睿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與內閣首輔無緣,而陛下現在又讓守舊派新的領袖人物成基命全權負責疫情控制一事,明顯是有意讓成基命給一個立功的機會,以此找到藉口提拔這成基命,讓其達到有和自己足以分庭抗禮的政治資歷。
李明睿的心情是很差的,他並不會也不敢記恨大明皇帝朱由校,畢竟無論是對郭允厚家族還是他李明睿家族,朱由校對他們都有再造之恩,所以李明睿現在只會恨成基命和吳又可,恨成基命堂堂內閣大學士卻閒著沒事幹非要去做一個疫情統計,而且還找到了自己弟弟和郭允厚等貪墨的端倪。
在李明睿看來,這明顯是故意把槍口對準自己革新派,甚至還想直接將自己拉下水。
而李明睿之所以恨吳又可,則同樣是這吳又可太不會做官,明明知道朝廷內部水很深,卻偏偏把藥材之事直接告知給當今陛下,使得自己這邊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
當然,李明睿也不會和吳又可計較,他自然知道吳又可這種人對他並沒有什麼威脅,更何況陛下對這類人素來是器重的很,自己除非有吳又可謀反的證據,否則就很難讓陛下下決心要對吳又可下手。
所以,李明睿現在想的就是如何對成基命以及他背後的守舊派展開反擊。
不出李明睿所料的是,作為皇帝的朱由校的確就沒有要讓李明睿做內閣首輔的意思,因而在霍亂疫情剛得到控制且基本消滅後,朱由校就立即下旨召集六部七卿開廷推,即內閣成員增添與調級之事,當然,現在是朱由校獨裁的時期,內閣成員增添與調級是由他乾綱獨斷,而廷推也不過是走個過場。
而朱由校最終決定擔任內閣首輔即建極殿大學士的卻是盧象升,盧象升還再次被加了個太保的銜,在生前就被加三公的官員在大明朝很少,尤其是文官,因而這對於盧象升而言是難得的殊榮,而增選進內閣的則是楊嗣昌、溫體仁和楊廷麟三人。
除此之外,成基命也果然因為有效控制霍亂且發現一件貪墨大案避免瘟疫因此而蔓延有功被加了個少傅,成為三孤之一,也成為中極殿大學士,和李明睿平起平坐,甚至比李明睿還高半級,因為李明睿已經被奪掉了太子太保之銜。
一離開朝會,李明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