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單獨住一間。為什麼哥哥事事有人服侍,他的小僕只有在他實在做不到的時候才搭把手。為什麼哥哥每天正卯起床,他卻要正寅跟著姐姐一塊在家裡跑圈。為什麼花燈會哥哥能有燈籠,他卻要自己去猜燈謎贏燈籠。一大串的為什麼,就是小小廣君清心中的痛,要是家裡就他一個男孩子也好,那就不會對比出真知。
每次摔倒爬起來,奶奶會拉著他的手去擦藥,對他說:“摔倒後不一定有人來扶,君清要學會依靠自己。”就好像每次他覺得委屈她都會有話對他說,在遇到相同的情況時又重複給他聽。
“一個人一間房,君清可以有自己的空間。”
“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那樣沒人服侍君清也能過得很好。”
“嬌嬌弱弱是擺著看的。三步一小喘的身體,遠比不上健康的。”
“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自己爭取。”
“奶奶不是要君清什麼事都靠自己,你可以依賴別人但不能沒有退路。”
……
其實某方面來說,廣承意就是一悲觀主義者。
二女婿心疼兒子,但考慮已經答應將兒子交給婆婆教養,不好反悔,並且也沒看出什麼不妥來。廣君清在廣承意的教養下,比同齡的孩子外向不怕生,相對又不淘氣很懂事,更是沒生病在床上躺超過一天的記錄的健康寶寶。每次家裡來客人,禮貌周到,與人爭論有理有據,讓人讚不絕口。所以廣承意的教導在二女婿看來一直是很成功的。
如果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