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三,一是孫中山威望特別高,也特別能感動人。二是由於羅耀國的蝴蝶效應使中山先生的革命行情看好,大家都覺得他老人家是最後的那個總老大。三就是溫水煮青蛙,第一步,先成立軍政部、參謀部,把粵軍各軍解散,各師直屬兩部。第二步,軍餉直接發到團,這樣使各師長的影響力減小。第三步,才是推進軍隊管理辦法,把各部隊牢牢控制起來,同時孫中山也沒有忘記補償各兵頭,每人再給一大大的紅包。當然,這個大紅包也和孫中山控制的地盤比另一個時空多,所以稅收也多有關。
*
還是要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
四十八 籌建軍校
根據中山先生的指示,參謀部下一階段的工作就是籌辦軍校。說到軍校,羅耀國腦子裡自然而然的就閃出了黃埔軍校的金字招牌。根據中山先生提出的設想,陸軍教育監下屬有四家軍校,其中陸軍軍官學校就是歷史上的黃埔軍校,陸小和陸航暫時沒有條件開辦,西北軍政學校會兩黨合辦。
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自然被那個很喜歡當校長的蔣校長預訂了,副校長兼軍事總教官都塞給了羅耀國。政治部主任兼政治總教官給了蔣介石的好友戴季陶,軍校黨代表中山先生委派了廖仲愷。
軍事總教官羅耀國下屬有炮、步、工、輜四個科。炮科主任由炮兵司令錢大鈞兼任,副主任是保定三期炮科畢業的黃承羲。步科主任由白崇禧兼任,副主任是韶關滇軍講武堂畢業的趙相如。工科主任是工兵司令鄧演達,副主任是陸軍大學畢業的吳翰。輜重科主任是羅耀國的叔叔新任聯勤總司令羅翼群兼任,副主任是北京軍需學校畢業的俞飛鵬。教官有王懋功、王俊、方鼎英、張治中、蔣鼎文、陳繼承、姚琮、林燻南等人,此外,大元帥府直屬各軍、師都會輪流抽調軍官到學校兼課。
這所黃埔和另一個時空的黃埔有些不同,它從一開始就成為了國民黨的軍官學校,而非兩黨合資。此外這個黃埔的辦學經費也相對充足,招生規模也要大於另一個,第一期的招生規模就高達800人,而且第一期就設立步、炮、工、輜四個科,其中步科招生四百人,炮科兩百人,工、輜兩科各一百。
軍校選址依舊在長洲島的原黃埔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之內,由於此前這裡曾經作為粵軍第三軍的軍部所在,粵八師也曾經在附近駐紮,所以這所黃埔軍校的校舍和佔地面積都比原來那個要大。
1923年8月1日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根據計劃,1923年12月之前要完成招生入取工作,爭取在23年內開學,1924年10月第一期學員將全部畢業並且分配到各部隊,根據參謀部的估計,這時北洋軍閥直系和奉系的第二次大戰就將會展開。
和黃埔軍校同時籌備的還有一家西北軍政幹部學校,這裡將為兩黨合作的西北軍事計劃培養幹部。羅耀國也是這所學校的籌備委員會委員,西北軍政學校校長將由毛ZD兼任,副校長則是張太雷,軍事教官由巴普洛夫將軍,加倫將軍等蘇俄軍事顧問擔任,政治教官大多由GCD人擔任,辦學經費則會動用俄國援助。由於這所學校的主要教官和校長都還沒有到任,而張副校長又不懂軍事,所以羅耀國也就負擔起了這所軍政學校的籌備任務。
羅耀國計劃西北軍政學校的學制為六個月,同樣是12月開學,來年5月畢業。而且在廣州只辦一期,第一期畢業以後學員和教官將分批潛入陝北,加入計劃中的西北新軍。西北軍政學校將招募150名學員。其中不分科120名,炮科30名。西北軍政學校選擇在廣州北關大營內,將佔用十餘間營房。
黃埔軍校和西北軍政學校的招生同時進行,國民黨和GCD兩黨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會全力動員青年南下報考這兩所軍校。學員入學將經歷兩輪考試,第一輪初試會在各地的國民黨分支機構舉行,透過初試的學員再南下廣東參加複試。複試的科目主要是筆試和口試,筆試考數學、地理、歷史還有作文,口試由軍校教官提問,學生作答。
“蔣介石這個校長倒是輕鬆!居然做起了甩手掌櫃!”埋著頭在為黃埔編寫教材的羅耀國腹誹道:“天哪!我這個西點的文憑到底得罪誰啦!怎麼步、炮、工三科的全部教材都要我一個人來?有沒有搞錯?”唉,抹了抹眼淚,繼續埋頭苦幹,這個教材自己腦子裡有的是,那個上帝安排自己重生的時候把西點的教材全複製進自己的腦子裡了。連工程學、歷史、體育這種不相干的東西都有一大堆。可是西點是四年的課程,而且學習負擔相當的重,重到了巴頓將軍都留級了!可黃埔一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