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魯梁罵戰】(2 / 2)

小說:民國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鈞

梁實秋“用心險惡”,兩人因此真正結怨。

後來梁實秋又罵魯迅翻譯的作品晦澀難懂,屬於“硬譯”,沒有藝術性可言,已經離“死譯”不遠了。

魯迅對自己的翻譯問題進行了辯解,兩人因此吵起來。

直到去年夏天,梁實秋寫文章說魯迅對於現狀不滿,卻只敢說幾句尖酸刻薄的俏皮話。魯迅時隔半年才寫這篇文章回擊,說新月派文人追求思想自由和國黨鬧起來,屬於搖尾乞憐,在真正需要反抗的地方,反而幫著國黨維持(文壇上的)治安。

這兩位打筆仗從沒消停過,直至魯迅去世。

學生們討論了一番魯迅和梁實秋,那個男生繼續念雜誌,念著念著,他突然說:“咦,這首詩有點意思!”

“什麼詩啊?”有人問到。

那男生說:“詩名《我愛這土地》,作者叫‘夜風’。我給大家念念啊——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首詩唸完,教室裡無人說話,都沉浸在詩歌炙熱的感情中。

這首詩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直抒胸臆,表達出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偉大愛國情感。它的簡單、它的真正,恰恰最能打動人,特別是熱血青年覺慷慨激昂。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馬珏低沉重複這兩句詩,不禁有些痴了。

破防盜章節,請用搜尋引擎各種任你觀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