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文章】(2 / 2)

小說:民國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鈞

役武官制’和軍部對陸海軍大臣的推薦權,更形成了軍部對內閣的強勢地位。日本內閣在與軍部的鬥爭中,還要受到樞密院的掣肘,因此顯得更加弱勢。”

“政令與軍令分離的二元化權力體系,是立憲天皇制的最大隱患。從根本上講,軍令也是政令的一部分,正常的國家應該實現軍政統一。”

“在日本的立憲天皇制下,憲法所明確規定的‘顯性權力’,以及憲法沒有規定的‘隱性權力’,實際上也處於二元對立中。首相元老推薦制、重臣會議和內閣陸海軍大臣軍部推薦制超然存在,明治憲法雖然形成了多元權力系統和橫向、縱向的複合制衡機制,但實際運作中往往制而不衡。”

“以上這些,都釀成了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部對日本內閣的全面壓倒性勝利。因此,中國想要利用內閣扼制關東軍的想法,是極為荒謬的,也是完全不可取的!日本內閣就是一尊泥菩薩,他自保都難,又如何能幫助中國?”

常凱申把這些內容讀完,感覺整個人都通透了,對日本政治權力體系有了高屋建瓴的認識。

周赫煊在講完日本的二元政治後,又用臺灣和朝鮮做例子,分析日本人在東北可能實行的日化統治。他呼籲,除了在戰場上要抗日,在文化思想領域也要抗日。如果東北短期內無法收回,那就要做好長遠打算,不能讓東北的下一代成為滿腦子日本思想的“歸化民”。

周赫煊在文章裡的原話,是這樣對淪陷區的東北同胞說的:“抗日不一定要提槍殺鬼子,每一位父親,每一位母親,應該告訴你們的孩子,他是中國人!每一位知識分子,你們在日寇鐵蹄下艱難生活,不一定要與日寇刺刀見紅,但應該時時刻刻不忘傳播中華文化和思想!這也是抗日,文化戰線上的抗日!日寇能佔領我們的領土,卻不能奴役我們的精神,只要心是中國心,那麼東北始終是中國人的東北。”

常凱申再翻閱其他人的文章,比較之後說:“還是周明誠看得明白,既知日本事,也知中國事。他清楚東北一時難以收回,已經在做長遠打算了,不像其他人整天鬧著逼中央抗日。此人實為國之幹才,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李大偉提醒道:“總座,周明誠好像跟張漢卿鬧翻了。”

“鬧翻了也不能用,看他寫的文章,這個人路線有些偏左。《大國崛起》我也看過,他對蘇聯的發展非常看好,可別是個隱藏的赤黨。”常凱申連連搖頭道。

李大偉說:“那倒不至於吧。”

常凱申想了想,說道:“等我這次復出,再把他招來詳細聊聊。”

來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我看書齋手機版閱讀網址:m.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