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要被軍事法庭嚴厲處置。
周赫煊和歐尼斯、喬治六世合夥開設的英國皇家制藥廠,其下屬藥品研發實驗室,已經把費洛裡、錢恩請來做青黴素實驗。不過等到青黴素藥品問世,至少還得兩三年時間,真正推廣普及則需要更久——初期的青黴素生產成本太高。
在原時空,青黴素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徹底普及開來,價錢更是高得離譜,在中國一支青黴素能抵一條小黃魚(金條)。
真正在二戰期間救命的,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還得靠磺胺類藥品。
前段時間,周赫煊跟孔祥熙一起前往英國,可不只是去參加英王加冕大典。足足耗費半個月時間,周赫煊才說服歐尼斯和喬治六世,兩人答應周赫煊在中國開辦磺胺藥品的分工廠。
前提條件是,中國工廠所生產的磺胺,只能在中國地區銷售。
周赫煊當然也可以繞開兩個合夥人單幹,畢竟藥品專利掌握在他手裡。但是,開設磺胺工廠太複雜,必須要有足夠多懂技術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都掌握在歐尼斯手中。
僅靠周赫煊拿錢來砸,很難招到足夠的人手。畢竟中國太偏僻落後,而且隨時可能爆發戰亂,對那些英國精英沒有任何吸引力。
還有,周赫煊想要在重慶生產磺胺,必須把原材料工廠一起修建。這屬於大工程,沒有英王和歐尼斯的幫忙,搞起來極為耗時耗力。
即便如此,那些答應來中國工作的英國精英,也要求提前簽訂合同。必須保證他們每隔兩年能回英國休長假,假期為半年時間,而且還要妥善安排他們的家屬,每人在中國必須有自己的高檔住宅,而薪水則是他們在英國的五倍。
為了支援抗戰,為了發展民族工業,周赫煊全都答應下來。
周赫煊打算招募國內最頂尖的生物化學家,跟在英國佬身邊學習,名義上是給英國佬當助手。兩年時間,足夠中國人把技術學到手了,到時候不想繼續幹的英國人可以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