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白朗放下鋼筆坐直身子,使勁伸了個舒服的懶腰。她夏天的時候跟丈夫羅烽一起參加作家戰地訪問團,華山、中條山、太行山……各處都走了一圈,如今正在編改戰地日記,以報告文學的形式準備發表。
“莉莉,你看這是什麼?”羅烽抱著一摞厚厚的書籍進屋。
白朗以前的筆名叫劉莉,熟悉她的人都以筆名相稱,雖然“白朗”也是她的筆名。
白朗好奇地看過去,只見書脊赫然印著“黑土”兩個大字,她驚喜地站起來說:“周先生的《黑土》終於出版了?”
羅烽笑道:“是啊,五部共十本,400多萬字。這套小說買下來,家裡幾個月都不能吃肉了。”
“肉可以不吃,周先生的作品不能不買。”白朗說著就抽出一本翻開來看。
說起民國時期的東北女作家,很多人自然而然聯想起蕭紅,其實白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跟蕭紅齊名的。她們在現實中也是閨蜜好友,從東北、上海、武漢,再到重慶,一直相互扶持,蕭紅那個“夭折”的孩子就是在白朗家生的。
白朗和羅烽是表兄妹,由家裡的長輩撮合結婚。剛結婚不久,白朗就發現羅烽經常夜不歸宿,幾經盤問之下,才知道丈夫原來是地下黨,而且受楊靖宇的直接領導。於是白朗也成了地下組織成員,21歲就擔任共黨地下刊物《國際協報》的編輯。
白朗最著名的事蹟,還得到抗美援朝時期,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捐了買飛機大炮。
羅烽把《黑土》小心翼翼地放進書架,笑道:“今天我做飯,你安心讀小說吧。”
“那可委屈你了。”白朗笑嘻嘻地說。
《黑土》雖然一直有在《非攻》雜誌連載,但歷時好幾年,讀起來難免錯過幾期,誰也不能說自己已經看全了。
白朗很快就沉浸在小說情節當中,時而微笑,時而皺眉,等丈夫喊她吃飯時,不覺已經淚染雙頰。她想起故鄉的白山黑土,想起遠在東北的親人,這部小說勾起她太多的回憶。
飯桌上,白朗不禁感嘆:“周先生這部作品寫得真好!”
羅烽點頭道:“是啊,一般人難以駕馭這樣篇幅的大部頭,他不禁寫出來了,而且還勾畫出屬於東北的一個時代。”
“聽說,周先生是看了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初稿以後,才誕生出寫《黑土》的念頭。”白朗笑道。
羅烽道:“端木那時天天往周先生家裡跑,專門講述東北的風土人情。”
白朗不禁想起了蕭紅,感慨道:“也不知端木和紅姐姐有沒有安全抵達香港,她是個可憐人,生活總是不順。”
羅烽正準備安慰,突然外頭響起敲門聲。
“誰啊?”羅烽問。
“我。”
“進來吧。”羅烽說。
來者也是東北流亡作家,筆名駱賓基。他抗戰初期曾經參加游擊隊,去年初加入共黨,輾轉各地又來了重慶,上個月他描寫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小說《邊陲線上》由巴金推薦出版。
白朗站起來招呼:“吃飯了沒?我去拿副碗筷來。”
“吃過了,吃過了,”駱賓基連說,不好意思地搓手道,“那個……我聽說羅烽買了一套《黑土》,能不能借我看看?”
羅烽笑罵:“你這狗鼻子還真靈,怎麼聞到味道的?”
“呵呵呵呵呵。”駱賓基一臉的憨厚傻笑。
白朗抿嘴說:“自己去書房看吧。”
駱賓基進書房沒多久,又來了兩人,這頓飯是沒法吃得清淨了。這些東北流亡作家都住得很近,一有風吹草動全來了,趕巴巴地跑來蹭書看——沒辦法,全套《黑土》太貴,流亡作家們又太窮。
大家各自取下一本,也不管是從那部開頭,翻開就那麼讀起來。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他們一有空就來坐坐,整套《黑土》很快就被翻舊了,時不時地還要舉起來討論情節和小說技巧,光是關於《黑土》的評論文章就寫了七八篇。
不僅是東北流亡作家群體在關注,整個中國文壇都在討論,甚至包括廣大的淪陷區也在悄悄傳閱——這套小說從第二部就有濃厚的抗日思想,已經被日本派遣軍和偽政府列為禁書。
巴金在《烽火》雜誌評價道:“《黑土》一書,可謂抗戰文學的傳世傑作。它以東北三個家族為線索,揭示出半個多世紀以來東北社會的巨大變遷。整部作品關於抗日的篇幅很少,但無處不體現著抗日的思想。書中的三大家族,從興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