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大蕭條下的好萊塢】(1 / 2)

小說:民國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鈞

有人講,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成就了美國好萊塢。

這種說法是對的,也是錯誤的。

當大蕭條剛剛降臨時,美國人的口袋裡還有點錢,但生活更加困難了,於是出現三種主流娛樂方式:第一,看書,花1美元購買書籍,足夠看半個月;第二,看電影,30美分能在電影院裡享受一兩個小時;第三,啪啪啪,這導致周赫煊的避(和諧)孕套生意越做越大。

於是乎,在1930年的時候,美國圖書市場和電影市場都迎來了奇怪的繁榮景象。

但到了1931年,隨著經濟大蕭條的加劇,美國的圖書市場和電影市場迅速崩潰,因為人們連買書和看電影的閒錢都沒了。

很多人依舊選擇用看書來打發時間,但卻不是自己花錢買書,而是到圖書館或者書店裡免費看書。而美國電影院的觀影人次,也較前一年下降了12%,這還是電影票價從30美分降低到20美分的情況下。

1932年是美國電影最糟糕的一年,每週觀影人次暴跌到1500萬——1930年的巔峰是每週8000萬人次。

於是乎,收聽免費廣播成為美國最最主流的娛樂方式,隨著收音機價格暴跌50庭都購買了收音機。

至於電影行情嘛,已經在1933年跌到谷底。特別是羅斯福剛剛做總統的時候,他宣佈一週有4天銀行休息日,這對穩定政府財政是有效的,但對電影產業卻是個致命打擊,當時全國的電影院都倒黴了,電影公司甚至拿不出錢來給員工發工資。

超過五分之一的電影從業人員失業,派拉蒙直接關閉了長島攝影棚,無數身無分文的群眾演員流落洛杉磯街頭,這幾乎成了全國性的醜聞。

好萊塢幾大巨頭當中,只有米高梅還能保持盈利,其他公司全部陷入嚴重虧損狀態。

為什麼又說大蕭條成就了好萊塢呢?

關鍵人物還是羅斯福。

在羅斯福頒佈工業振興計劃後,美國娛樂業開始漸漸復甦,美國普通百姓又開始有點閒錢了。但人們手裡的閒錢依舊不多,只能選擇廉價消費活動,於是人們紛紛走進電影院,這時美國電影平均票價已經下跌到15美分。

只在羅斯福新政的第二年,就有1000多家電影院重新開張,派拉蒙和福克斯等好萊塢巨頭也扭虧為盈。

1935年2月中旬,當週赫煊來到好萊塢的時候,已經看不到絲毫經濟危機的影子,這裡比美國的其他地方復甦得更快。

環球影業甚至買下半個山頭做片場,光是攝影棚就有10多個。米高梅更是壕氣十足,因為這家公司在30年代中期,已經成為好萊塢第一大巨頭,屬於可以一個打十個的存在。

去年費雯麗跟著周赫煊訪美,憑藉京劇表演迅速走紅,米高梅瞅準形勢立即下手,高薪簽下費雯麗並讓她出演了一部電影的女二號。

與此同時,米高梅再次提出要購買《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版權。周赫煊對此表示同意,但附加條件是必須讓費雯麗擔任女主角,雙方愉快地達成了交易。

事實上,自從《泰坦尼克號》風靡美國後,就有多家電影公司想要購買版權。但隨著美國電影行業的蕭條,所有公司都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投資太大,很容易血本無歸。

即便是風頭最盛的米高梅,也只有在電影行業復甦後,才敢提出《泰坦尼克號》的拍攝計劃。

佔地一萬平米的超大型攝影棚,內部被挖出個大水池,水池裡還幾個巨大的輪船模型,包括沉船、落水等鏡頭都要在這裡拍。至於舞會、宴會等室內戲,則要在另一間攝影棚拍攝,全部由人工搭景完成。

聽說米高梅拍攝《泰坦尼克號》的預算是50萬美元,其中付給周赫煊的版權費就有3萬美元,這在1935年屬於難以想象的大投資。

但米高梅就是有這種氣魄,人家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就投拍了一部歷史大片《賓虛》,投資預算吊打當時所有同行。在大蕭條期間,米高梅也是美國唯一能盈利的電影公司。

一句話,不差錢!

周赫煊和孟小冬剛剛來到攝影棚外邊,立即就有人過來阻止:“先生,女士,這裡禁止參觀,請你們立即離開!”

周赫煊指著攝影棚外的“泰坦尼克號”標誌,笑道:“我是這部電影的原作者,女主角是我朋友。”

那員工立即瞪大雙眼,然後迅速地握住周赫煊的手,激動道:“你好,周先生,我是你的忠實書迷,非常榮幸與您見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