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哄哄的追殺上來,而是有組織的緩慢跟進,即不急切的追擊,也不會落後他們太久,擺明車馬的要跟著誘敵部隊慢慢走的模樣。
這就意味著,敵人明知道這是rì耳曼人的誘敵之策,卻還是毫不顧忌的追殺了上來。
如果敵人的統帥不是傻瓜,那就一定是對方對自己的實力有著足夠的自信——自信即便是分出半數兵力留守輜重,出擊部隊和留守部隊也都有能力獨自對抗萬尼烏斯和他的全部軍隊!
狄克推多已經成功的回去找到克拉蘇報信——這一點,從自己能夠毫無阻礙的奪取羅馬人兩個營壘就可以看出來。
這也就意味著,羅馬人肯定已經知道,自己的全部兵力也就不到一萬人——而自信能夠對付自己的全部軍隊,敵人的兵力勢必超過了一萬人——也就是說,被派出來攻擊自己的軍隊,以及留守的軍隊,勢必都超過了一萬人,也就是說,敵人的總兵力超過兩萬人。
這種想法讓萬尼烏斯突然醒悟到一個幾乎被他忽略掉的簡單事實——雖然自己無法從別的地方獲得援軍,但克拉蘇卻可以!
毫無疑問,克拉蘇肯定是從本土獲得了新的援軍。
這種想法幾乎讓萬尼烏斯立即下令全軍撤退。
但緊接著,萬尼烏斯就打消了這種愚蠢的念頭。
儘管敵人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預期,但敵人畢竟是分兵了,自己畢竟是隻需要面對一萬多敵人——如果自己現在撤軍,任由這批羅馬人和克拉蘇匯合,那麼克拉蘇的力量將會再次得到加強,而自己,又要怎麼才能戰勝克拉蘇?
另外一點是,之前一群統帥對自己的崇拜剛剛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宣佈自己是個**,沒盤算明白,遇到了大問題,那自己的威望就完蛋了——畢竟,象維欽託利那樣能靠著打敗仗提高自己威望的人才,估計古今中外幾千年也沒幾個。
所以,無論如何,自己都必須以儘可能小的代價,吃掉這批敵人——至少,吃掉追擊而來的這批敵人。
只不過,為了這個目標,之前的計劃就必須做出調整了。如果依照原計劃,以爺們槍迎敵,以騎兵掩殺,那麼等到自己擊潰了敵人,開始追擊潰兵的時候,很可能正是敵人後繼部隊趕來的時候,到時候自己的陣型散亂不堪,被敵人一個反擊,可就危險了……
所以,最合適的辦法,就是以人數優勢迫使敵人不敢太過主動進攻,由自己掌握著主動權,慢慢的壓制、打擊敵人,消磨敵人的體力和士氣,等到敵人的援軍到來之後再發動突擊,擊潰敵人,驅趕著敵人的潰兵衝擊敵人援軍的陣列——這時候,敵人的援軍應該也是剛剛趕到戰場,有了一定的體力消耗,再被潰兵一衝擊……
出於這樣的考慮,萬尼烏斯在敵人靠近森林邊緣的時候便沒有發動攻擊,而是一面派出信使將作戰計劃的變更通知到騎兵隊,一面派出信使將在營地裡留守的女兵也拉出來。
於是,等到希臘人休息完畢,從森林裡出來列隊準備進攻的時候,三千名同盟騎兵從北方的森林裡衝出,及時的嚇阻了希臘人進攻的意圖。
緊接著,數千名女戰士也排列著整齊的密集隊形,出現在rì耳曼爺們槍陣列的左翼,填補了rì耳曼人步兵陣列和騎兵陣列之間的空隙,將rì耳曼人的陣列連在了一起。
兩三千的rì耳曼槍兵,兩三千的rì耳曼女兵,兩三千的rì耳曼騎兵,這樣總計七八千人的軍隊在希臘人的正面和右翼形成了一道堅固的包圍網,威脅著整個希臘人的陣列。
然而,在所有希臘人都緊張的看著突然增多的敵人時,普布里烏斯卻在看著相反的方向——在希臘人的左翼和背後,約兩百步遠的地方,就都是森林了。
眼下儘管rì耳曼人做出了包圍姿態,但實際上按照目前的位置,一旦戰事不利希臘人仍舊有大把的選擇可以輕易的撤離——任何一個有智慧的指揮官,只要想把希臘人留下,都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佈置。
但萬尼烏斯絕不是蠢貨——所以他這麼佈置一定是有他的意圖——比如將希臘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正面和右翼。
畢竟,萬尼烏斯麾下的總兵力近萬人,而眼下出現在希臘人面前的卻只有七八千人——也就是說,萬尼烏斯還留下了一到兩千人的預備隊。
如果按照目前的姿態接戰,為了不被rì耳曼人包圍,自己勢必要將陣線攤薄,並且將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戰鬥中去——這個時候,如果萬尼烏斯提前將預備隊埋伏在了右翼甚至背後的森林裡,並在戰局膠著的時候從背後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