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苗山風雲 作者:辛苦

還是秘密的,鑄造錢呢那就是公開的,一是要有很大權力,往往這個權力只有王爺到重臣裡的重臣才有。往往管事的王爺和大都督就是這後一種鑄造錢的人,能造錢就能造兵器,這才是重點,只有把鑄造權力握在手裡才是權力。

周大人現在很想有私自鑄造的權力,可是他有礦場他沒有這份能力,在古代開礦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他控制的銅鐵礦場不是可以大肆開採的,他組織不出來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從事這等偉大的事情。有的規模很小,開採所得數量不多,爭奪上也是非常激烈的,他想隱瞞起來根本就做不到。所以說私自鑄造都是公開的。在涼山,他還是為自己找到了很多開採點,可是卻沒有很多奴隸可以驅使來做這等大事。做了就會把他的主子和秦國人都引來。

第二百三十一章忘記親家又吃人肉 '本章字數:4021 最新更新時間:2011…02…28 23:10:11。0'

周訪大人的兒子進入成都,可是周家天大的機會,他又不是一個人一家人從江西到了四川,他是有軍隊的。可是周訪到周家後面兩代三代沒有懂得珍惜機會。

漢興錢不好,在百姓這裡聲望很低了,你帶著晉國的五銖錢來了,作為地方官員,還不是一個很大的局面,這可是一個偉大的事情,要是做好了就是流芳百世。這時候甘肅陝西的所有錢幣,信用都很差,你周訪兒子周撫還有孫子周楚,用好了你的信用,還不是會形成很大勢力。周防跟著陶侃的時候,秦王的幾代人還在枋頭做一個部族卡巴沒有完全崛起呢。那時候王猛還在尋找他的真命天子,找得到找不到周訪大人都可以決定。北方混亂,周訪大人起初不是沒有平定河洛的雄心。可是他早死,不然世間就要多一個大大的英雄,什麼叫名將?平定河洛,這就是名將就是中興。洛陽嘛,這年頭太重要了,中原之都。

可是周防的兒子孫子既然到了成都,就得安心不去想什麼洛陽神都了,要想也是想著大西南和大西北這等貧瘠地區,想著想著,想好了做好了就可以到咸陽長安去,要不然坐在咸陽宮殿裡的可能就是他周家的子孫了。

周大人的後代也是周大人,周大人不僅沒有想到這些,還忘記了過去幫助過他的人,他忘記他的親家公陶家的人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家不該被他忘記的人家。也難怪他,他嫁女兒到陶家,可是又看不起陶家親家公的貧窮。他忘記自己家原來不過是行伍出生,雖然沒有陶家貧窮,可是日子原來也不是一步登天的。他一步步走進豪門,成為豪門願意交結的物件,他家漸漸從行伍之家變成了門閥,他在晉國軍隊中地位一攀升,就立刻忘記了這親家公的舊日相處。這周家女兒是誰啊,竟然是後世為人稱讚的陶淵明的二奶奶。不過陶家的兒子很多,這陶淵明的爺爺多,奶奶自然也就多起來,而且夭折的中途死去就退場的也不少,陶淵明的二爺爺和二奶奶不幸,死的早,在王家的王敦的兵亂中沒有死去,可是另一個傢伙叛亂,二爺爺和二奶奶就一起因公殉職了,那夥兒正是陶侃當都督的時候。

周家女兒,也是現在這周仲孫大人的姑奶奶,算是近親卻遠在陰間了。這家人從周訪身上就得了健忘症,忘記自己的女兒和姑奶奶,忘記了親家公,雖然親家公家裡的後來曾經給周仲孫的爺爺和大爺爺都聯絡過的,可是都聯絡不上。當年的同鄉,都做了晉國的官,好聚好散。喜歡互相聯絡,來往殷勤,做個援助。當年亂兵四起,陶侃對周訪應該說是有引薦的,而且從中出了很大的氣力,周訪當然願意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按這時候禮節,這門結親陶侃可是上位,陶侃卻沒有忘記提攜這親家,周防也一度懂得擁兵自重,對親家也不是不支援。

反而是陶侃去世,陶家便衰落下來,這周訪也死了,兒子在成都安定下來了,卻不思上一輩的事情了,不願意把陶家的人找到給予幫助。用現代的話說叫做此一時彼一時,典型的過河拆橋。周撫和周楚的理由很充分了,這山路迢迢的,哪裡可以找到陶家的後人,陶家和他周撫和周楚也不親。他們在成都,多的是機會託人舟行尋陽,尋陽可是祖爺爺周防和陶侃大都督共同的老家。陶侃提攜周撫的爹周楚的爺爺,而且為官清正廉潔,做到了大都督,可是陶侃遭到政治對手嫉妒與報復的時候,這時候周防的後代有能力有影響,卻藉口所知甚晚而掩蓋。

最重要的事情顯然是周撫找到自己妹妹的下落,可是這周防的兒子周撫以公務在身,忙碌不堪就這樣放置一邊了,看著陶家的後代無人理會,七零八散。

即使周訪當年,雖然陶侃曾經對他感激涕零,可是周防心裡認為自己的官職還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