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後的王爺,是絕對不會不警惕的,他對桓家沒有威脅,可是背後有霍賓這樣慫恿的人一多就會成為威脅了,那個謝家的人,就是拿這一點來威脅桓家的,桓家都已經在對謝家表示最大的剋制了,對於底下這些人不得不加以嚴厲的手段。
霍賓和習鑿齒一樣,對於在桓家做幕僚五年的從別駕主薄一直做到功曹司馬的車胤,十分看好,因為車胤是與他們來往的,謝家對車胤的印象也不錯,正準備推薦車胤到朝廷裡去,車胤想去桓家卻沒有那麼容易放手,至少車胤得在都督府做出很多對桓家有利的事情來,桓家以此時秦國給予的壓力太大,身邊需要人才的理由拖延車胤進入朝廷的時間,車胤在都督府多留一日,桓家就會多一日的好處。
車胤是個苦讀書死讀書的人,他家裡寒微,因為他刻苦讀書發奮讀書,所以被別人逐漸發現,習鑿齒知道他以後,親自去找他,按照東晉的推薦制度作為他的推薦人,這才讓車胤一直做到桓家都督府的幕僚位置,等於是接替了自己成為一個掌握都督府中樞的人之一,儘管都督府里人事複雜,可是由於車胤的潔身自好,自他出任以來,迴避了許多企圖控制的他的人,還有一些桓家的家族事物,也是他一直迴避的,他只做朝廷任命桓家的都督府的幕僚,是朝廷派下來的都督府,他身在都督府心在朝廷,這是他採取的作為幕僚的手段。
應該說,霍賓返鄉和習鑿齒被俘,對車胤都不是好訊息,顧愷之提出他要進入??郡表示隨時可能招募部族參戰表示反對,可是車胤的態度怎麼會得到桓家許可,桓家必須藉此來壯大自己,而朝廷才會繼續懦弱下去,朝廷的勢力一旦強大起來,對他桓家可是巨大威脅,桓家不得不做十分的措施,顧愷之進入??郡的時間,是不會讓車胤知道的。
車胤也正在為習鑿齒的處境擔憂,苻堅會殺死習鑿齒的傳聞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他得想辦法營救在咸陽的習鑿齒,畢竟習鑿齒對他有知遇之恩,這是他不得不報答的,顧愷之要徵召部族參戰,自己的侄兒車其粟不是在營陽郡裡的部族中麼,就讓人託信給侄兒好了,透過侄兒傳給山裡的部族。
山裡的部族自願參加和秦國的戰爭,車胤也沒有辦法阻止,但是強行徵召他們,車胤總是反對的,這個時候都督府不集中精力對付強敵,反而挑起與部族的矛盾,對部族和荊州百姓都沒有好處,都督府只能團結百姓而不是針對部族,把部族作為不團結的原因來消除,這是危險的,有可能讓荊州的局勢更加惡化,一旦更加惡化,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這樣的後果讓車胤擔憂,那還不如爭取早日進入朝廷,透過朝廷來給都督府施加壓力。
那個郗超,真是大逆不道的人,郗超當年給桓溫秘密策劃取代司馬家自己做皇帝的事情,這是沒有疑問的,幸好他還有一個效忠於司馬皇帝的父親,郗超擔心自己死後父親會得到可怕的下場,想保全自己的父親郗?,所以臨終將自己與桓溫陰謀密謀的書信借送給父親公開,所以朝廷上下都知道桓溫當年確實是有這個打算的,桓溫病死了,桓家其餘的人沒有他的威望,這才不得不收斂起來,夾著尾巴做人。郗超和王家謝家的關係很深,可是當年的事情造成了王家謝家的不滿尤其是謝家。王家謝家當年和郗超一樣,都有人給桓溫做幕僚,所以當年大家成了親家。王羲之是郗超的姑爺,而郗超的堂妹又是王羲之兒子王獻之的夫人,也就是郗超的堂妹夫了,這樣親的親家,如今卻在輿論的壓力下十分冷落。
郗超都死了,他父親還在,王家都有休妻的想法,郗超竟然成為遺臭萬年的人一樣了,王家暫時還不會休妻,因為這個時候的禮法,經過漢代的儒家封建思想的束縛,已經開始講究老幼尊卑,郗超的父親尚且在人世,所以不能休妻,否則違背了尊老的禮法。
習鑿齒,當年是因為道安宣揚佛法,需要經費,道安找到郗超,郗超也慷概給予支援,於是東晉朝廷開始在士族中進行一場佛教文化運動,這場佛教文化運動竟然影響到了上層,所以連敵國的天王苻堅都要拿道安和習鑿齒來說事情,這叫政治攻勢,應該說,苻堅採取的政治攻勢是非常嚴厲的,習鑿齒和郗超之間,因為佛教的事情,兩人才經常走到一起,這樣竟然會讓顧愷之嫉妒,習鑿齒也沒有徹底反省,他不知道佛教的傳播,需要自然而然,否則就會落得與道教一樣的邊緣化,這是習鑿齒的教訓,可是法顯找到他,他卻沒有認識到。
法顯來找他,還不是讓他繼續往火炕裡站,習鑿齒當著法顯指責朱序,說朱序有違天地君親基本道理,簡直就是無恥的出賣,習鑿齒的火氣大了一些,法顯勸說他,只要他堅持下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