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持針,中指端緊靠穴位,指腹緊靠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之屈曲,將針刺入。
陳水旺看著楊川將銀針刺入自己兒子的腦袋裡面,頓時渾身冷汗直冒。
楊川插完短針之後就拿起了長針,他左手拇指二指持捏消毒的幹棉球,夾住針身下端,露出針尖,將針尖固定於針刺穴位的面板表面位置,右手持針柄,使針身垂曲,在右手指力下壓時,左手拇指二指同時用力,兩手協同將針刺入穴位面板。
插完針之後,楊川就開始了運針。
運針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使之得氣,調節針感和進行補瀉而施行的各種針刺手法。
楊川用的運針手法是提插法,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操作謂之提,如此反覆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
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鐘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陳水旺瞪大雙眼看著楊川運針,他沒有想到楊川針灸起來竟然如此行雲流水。
運完針之後,楊川就到了最關鍵的一步針刺補瀉手法。
針刺補瀉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補瀉法以及捻轉補瀉法,楊川要使用的是捻轉補瀉法。
捻轉補瀉法,捻轉角度小,頻率慢,時間短為補。捻轉角度大,頻率快,時間長為瀉。捻轉時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