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了三百名陣法師加強到塔利亞軍隊中。有了這些陣法師,斯格特的魔法陷阱戰術,就大大受到了限制。正因為如此,孟菲斯才敢用出不宣而戰這一招。
塔利亞王國的軍隊沒守貴族戰爭的規矩,對方自然也不會守。如果沒有剋制魔法陷阱和伏兵襲擾的手段,孟菲斯才不會往折騰過聯軍的那個坑裡踩。
不過,孟菲斯國王這一手,倒恰好打在了泰坦領的軟肋上。安格爾他們雖然知道會有這場戰爭,卻還以為對方會和上次一樣,先約戰再開戰,可真沒想到戰爭會突然暴發。而且塔利亞王國的軍隊分三路進攻,也把泰坦領人手不足的弱點給放大了。
諾拉貴族戰爭的戰術和策略並沒有發展的非常高明和豐富。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充分發揮己方優勢,孟菲斯國王用出這幾招,已經堪稱絕世名將。安格爾他們有些應對失策也就在所難免。泰坦領的軍事力量被緊急動員起來,平均分成三份出發迎敵。
最初的慌亂過後,安格爾才有時間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他是聖階,這一戰,暫時不用上前線。考慮了一陣子,安格爾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塔利亞王國的軍隊,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泰坦領的呢?
就算孟菲斯國王不宣而戰,可塔利亞王國並不與泰坦領接壤,在戰爭開始前,塔利亞王國的軍隊僅僅是陳兵於本國邊境。這個情報,泰坦領是掌握的。也正因為如此,泰坦領才以為對方會守規矩的走完約戰的程式後才開戰。
畢竟,塔利亞王國與泰坦領之間還隔著好幾個貴族的封地呢。沒有走完貴族戰爭的程式,那些封地主怎麼會允許塔利亞王國的軍隊透過自己的封地?他們就不擔心塔利亞王國對自己下手嗎?
貴族戰爭的規矩確實很嚴格。但那並不是說,不合規矩的戰爭就一定不能發生。或者可以換個說法,沒有走正常的約戰再開戰的貴族戰爭,遵守的是另外一套規矩。
比如舍伍德子爵組織聯軍發動的第一次戰爭,就鑽了空子沒按通常的程式來。
這樣開戰的話,失敗者就不是支付事先約定的代價了,而是被別人搶走多少算多少。當然,抵抗起來也比正常情況下堅決。只有明顯處在優勢的一方才會用這種方式開戰。
這次塔利亞王國不宣而戰,顯然是覺得己方的實力足以碾壓對手,這倒不算太奇怪。伯那些沿途的封地貴族怎麼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假道伐虢的事情,在諾拉又不是沒發生過。
好吧,就算那些封地貴族知道塔利亞王國出兵是針對泰坦領。可泰坦領差不多對周邊的封地貴族都進行了禮儀捆綁。上次暴巖領出兵,他們就表現得很好,陽奉陰違,給洛倫佐製造了不少麻煩,同時還向羅賓他們通風報信,幫了泰坦領不少忙。
但是這次,那些封地貴族怎麼一點兒訊息也沒送來呢?大軍經過,那些封地貴族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派幾個送信的人,完全可以趕在大隊人馬之前來通知泰坦領。這次泰坦領還是從那些被塔利亞王國佔領的村子裡逃出來的村民嘴裡,得知了戰爭已經開始的訊息。
安格爾感覺到有些不安:難道說,那些封地貴族察覺到什麼不好的苗頭,決定轉投塔利亞王國那邊嗎?不應該呀,從明面上的實力對比來看,這次塔利亞王國對泰坦領,並不比上回暴巖領對泰坦領的優勢更大。畢竟上次在開戰前,沒幾個人知道圖坦卡蒙家族已經合併過來了。
這不對頭。安格爾揉著額角艱難的思索著: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他感覺現在發生的事情開始失控了。
塔利亞的軍營中,孟菲斯國王一臉自得的對洛倫佐說:“怎麼樣?我的部署很成功吧。”雖然兩人一個是國王一個是領主,但在理查德家族內部,他們的地位其實沒這麼懸殊。同為外放的家族核心子弟,孟菲斯只是比洛倫佐更得到重用一些,掌握的力量更多一些而已。
在與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面前,孟菲斯才會表現得這麼不沉穩。即使是炫耀功績,也要在夠資格的人面前炫耀才有意思呀。
洛倫佐笑了笑,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承認你確實比我做得好。但你也得承認,要不是暴巖領先吃了虧,你會注意到泰坦領周邊這些封地貴族的異常,提前消除隱患嗎?”
“我不會提前消除隱患。”孟菲斯承認得很乾脆,“但他們的異常我肯定能發現。你去攻打泰坦領,那些傢伙居然不趁機出兵,收回自己的土地,也不透露一點兒對方的實力,心裡肯定在打別的主意。”
第三十三節 王國的進攻2
“沒錯。不得不承認,家族更重視你,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