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3 / 4)

小說:西涼鐵騎 作者:古詩樂

意料的是,孔明燈的出現讓城中徹底的沸騰了起來,距離孔明燈上次出現的時間雖然有五年之久,雒陽城的百姓卻是記憶猶新,當時的孔明燈被譽為代表大漢的神燈,由此引發的流言蜚語至今還存在。

各種流言再次蜂擁而至,更多的是關於洛陽城內風頭正盛的董卓和賈榮,董卓把持朝綱,倒行逆施,在世家的“齊心努力”之下城內人盡皆知,不過這些話只能在心中想一下,卻不敢公然說出來,若是被董卓軍巡邏將士撞見,肯定要到牢房住上幾天,弄不好還要丟了小命。

晃晃悠悠的燈籠飛上天不久就燃燒了,可能是因為做工不精細的原因吧,還沒有上次飛得高。

蔡琰哀嘆一聲道:“這麼快就著火了,不好玩。”

賈榮看著小孩子心性的蔡琰,忍不住心生愛憐,將其輕輕的擁入懷內,蔡琰滿臉羞紅幸福的將腦袋藏在賈榮胸前。

孔明燈燃燒,城內的百姓奔走相告,一時間,雒陽城萬家燈火,百姓、商人、官員紛紛走出屋舍抬頭看向天際。

司徒府中,王允低沉著聲音說道:“而今天現異兆,董卓老賊勢必不會長久,孟德等待時機可依計而行,成功之時,孟德亦是大漢功臣,名留青史。”

曹操躬身應諾,臉上閃現出興奮的光芒,想到出身比自己差的賈榮就能夠有如今的成就,曹操的內心苦澀不已,“志遠,這一次要對不起你了。”曹操在心中暗暗說道。

董卓若是死亡,迎接賈榮的將是世家無盡的口誅筆伐,董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賈榮遮風擋雨的一面牆。

“倚天劍果然是鋒利無比,不愧是世之名劍。”曹操輕輕拔起手中的寶劍說道。

王允喟然嘆道:“孟德此去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大漢的千秋社稷全系在了孟德身上。”

曹操俯首稱是,心中則有一絲不忿,漢家的江山竟然系在了一把寶劍上,說出去讓人覺得十分可笑。

早在袁紹袁術逃離京城之後,曹操就想好了退路,刺殺董卓成功之後,自己理所當然的成為大漢的功臣,刺殺不成功,就逃回老家,待勢而動,說起來,董卓對自己還算不錯,每當有事情基本上都會詢問一番,曹操有信心稍加努力就能真正走入董卓軍。

而今的曹操已經過了那段容易感動的時光,出身宦官之家,曹操混跡官場的時間較之董卓相差無幾,心智沉穩,城府較之那些老狐狸也不遜色,至於手段,雒陽的官員基本上都有耳聞。

袁紹袁術逃出京師,肯定是受到了袁隗的暗示,袁家是大漢當之無愧的第一世家,袁隗不可能任由其衰落下去。

“琰兒,你該回去了,天色都很晚了呢。”賈榮將蔡琰的身體扶正說道。

蔡琰臉色一變,說道:“不好了,我是瞞著父親出來的,他找不到我該焦急了。”

賈榮笑道:“琰兒不必驚慌,你看現在城內如此之亂,恐怕老師無暇顧及你呢,趁此良機,我送你回府。”言畢,伸手颳了一下蔡琰的瓊鼻,惹得蔡琰嬌嗔不已。

“可是我身上的灰塵怎麼辦啊?被父親看到了肯定又要責怪我。”蔡琰看著裙子上沾染的塵土,不滿的向賈榮說道。

賈榮笑道:“琰兒多慮了,現在是夜晚,老師即使碰見也不會在意你身上的衣服。”

蔡琰點頭稱是。

趁著月色,賈榮猛跑幾步攀上了蔡府並不算高的院牆,而後將手遞給蔡琰,跳下院牆,將蔡琰小心的接了下來,依依不捨的與蔡琰告別之後,才離開蔡府。

回去的路上,看著街道上驚慌失措的百姓和匆匆趕來的隊伍,賈榮加快了回府的步伐,身後的幾道影子,賈榮不用回頭也知道是張直幾人,不管自己躲的是多麼的嚴密,孤狼士兵總是能很快的找到自己,想到當初嚴格的訓練他們卻造成自己偷偷約會也被窺視,心中不禁酸酸的,想必和蔡琰在草地上的事情也被他們看到了。

第二日,城內的各個酒樓、街道小巷,就連出門砍柴的百姓談論的都是昨晚的“神燈”事件,世家在雒陽是根深蒂固,刻意引導下,輿論目標被聚集在董卓、賈榮身上。

賈榮再次走在雒陽城街道上,身後跟隨的是一百多名‘血衛’,現在不管賈榮怎麼狡辯,這些士兵都不會離去,之前王越險些刺殺成功,給西涼軍高層敲響了警鐘。

賈榮能明顯的感覺到道路兩旁的百姓商人看向自己異樣的眼神,摸了摸臉頰,發現並沒有什麼異常之處。

“這是怎麼回事?”賈榮轉身問道。

張直回道:“將軍,昨晚洛陽城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