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砸吧砸吧嘴說道:“酒中多了一分細膩,沒有邊郡的酒豪放。”
蔡邕並沒有責怪賈榮的無禮,笑道:“志遠久處邊郡,可還適應雒陽?”
賈榮道:“就是地方太大了,有些不太適應。”
師徒相對發出一陣暢快的大笑。
輕輕的腳步聲伴隨著一陣香氣傳來,“父親,可是府中來了什麼貴客,為何門外如此多計程車兵把守。”蔡琰輕啟檀口,一串歡快的音符傳出。
賈榮的思維微微有些呆滯,轉過頭盯著說話的主人。
一別數年,佳人的容顏更勝往昔,從其臉龐上隱隱可以看到當初的影子。
蔡琰愣愣的看著賈榮,激動的說道:“賈,賈大哥,真的是你嗎?”
賈榮微微點了點頭,對蔡琰報以微笑。
一旁的蔡邕不自在的咳嗽了一聲,引得蔡琰立即變得臉色通紅,雙手不斷在胸前交錯,和做錯事的孩子沒有兩樣。
看著蔡琰,賈榮不禁感慨歲月的流逝,當初的小女孩兒變成了如花似玉的美少女,對於蔡琰還能記住自己,賈榮倍感欣慰,看其神情,並沒有因為時間距離的間隔而有所生疏。
蔡邕道:“琰兒,你去讓下人準備一下,為志遠接風洗塵。”
蔡琰應了一聲急匆匆而去,臨行前不捨的看了賈榮一眼。
“不知志遠如何看待朝中的局勢?”蔡邕品了一口酒說道。
賈榮知道這是重頭戲來了,蔡邕始終是大漢重量級的人物,一言一都要為江山社稷考慮,雖然之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蔡邕對於江山、百姓的認識,當社稷遭遇危機之時,蔡邕依舊會義無反顧的站起來,近四百年的大漢王朝,不是一兩句言論就能改變的。
理了理思緒,賈榮說道:“而今朝中方遭遇為難,若是文武百官齊心努力,不出數年,大漢必將恢復朗朗盛世。”
蔡邕微笑著點了點頭,靜靜的等待著下文。
“可是朝堂之上卻並非上下一心,有志之士遭遇貶斥,朝中僅有那些大世家一家之言,多聽則明偏聽則暗。”
賈榮話音未落,蔡邕出言打斷道:“志遠的意思是起用有才之士,就像你在北地郡金城郡那樣?”
賈榮搖了搖頭道:“廟堂之上關乎著舉國上下的生死存亡,不像是一郡之地,若像金城北地那樣招賢,必定會遭到世家的反撲,而垂危的大漢已經經不起大的折騰,如此一來,得不償失,想必老師也看到了這一點;當前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啟用被貶斥的黨人,分化世家的權力。”
蔡邕收起了笑容,一臉凝重的盯著賈榮,喟然長嘆道:“三百多年的大漢難道就要止於此嗎?想要世家交權何其難也。”
賈榮勸阻道:“老師,小心傳到世家耳中,落人話柄。”
“哈哈,我身無官職,就是世家又能耐我何?”蔡邕灑脫的語氣中包含了一絲苦澀。
賈榮道:“老師,不日我會向聖上舉薦老師。”
蔡邕嘴角微微動了一下,拒絕道:“志遠切莫如此,老夫早已決定遠離朝堂,安享天倫。”
“難道老師想看著大漢就這樣下去嗎,聖上年幼勢微,強臣欺主,勢必造成人心浮動,國家危難之際,正是大丈夫挺身而出之時,何懼一死乎?”賈榮慷慨道。
蔡邕拉住賈榮的雙手,語氣有些顫抖的說道:“志遠能有此心,國之幸也,只是我……”
“老師不必為難,人各有志,我不會過多勉強的。”三國上,董卓強行徵召蔡邕為官,不惜以家人的性命相逼,賈榮卻不想難為這個慈祥的老者。
“且榮我再考慮幾日。”蔡邕在亭內不斷踱步,良久嘆道。
賈榮笑著點了點頭,只要蔡邕沒有一口否決,就說明自己還有機會,朝堂之上,僅憑自己和董卓著兩個人肯定成不了大事,既然和董卓一起來到了雒陽,就要做出一番大事出來,小蝴蝶終於要張開翅膀,讓世人看看這隻蝴蝶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蔡邕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一個海內鴻儒在大漢有數不盡的追隨者,類似於後世的粉絲是一樣的,蔡邕站在朝堂上振臂一呼,士子云集。
朝堂也是一個江湖,走進去容易,想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脫身卻是難入登天。
“其實想要世家交權很簡單,老師想想這些世家最害怕的是什麼?”
蔡邕道想了想道:“失去權力?”
賈榮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命!”
蔡邕詫異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