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鮮卑騎兵的素質的確很高,面對兩倍於自己的敵人突然襲擊,士兵僅是出現了最初的慌亂,在千夫長的指揮下,翻身上馬,開始作戰,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經受了惡劣的環境,什麼苦難沒有遭受過,似這等突然襲擊,應付起來不說遊刃有餘,不至於讓敵人的進攻出現摧古拉朽的局面。
不僅如此,鮮卑的騎兵還有著漢人騎兵不具備的素質,他們能夠在睡覺的時候抱著兵器,保證戰馬在身邊,在草原上部落裡什麼樣的情況都會發生,部落之間的戰爭和吞併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看著鮮卑人組織進攻,賈榮面露譏笑之色,在強大的西涼軍面前,這樣的抵抗是那麼的無力,鮮卑人在匈奴人羯人面前稱王稱霸,目空一切,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西涼軍,真正的西涼軍精銳,衝鋒起來能將這群沒有剛剛策馬開始起步的鮮卑騎兵徹底擊潰。
從這一刻起,賈榮就要用鐵血的手段告訴這些來自草原大漠的餓狼,讓他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猛虎。
令鮮卑千夫長沒有料到的是向來以勇士自居的鮮卑騎兵,竟然在漢人騎兵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不,應該是用摧枯拉朽來形容,漢人騎兵手中奇特的武器每次揮舞的時候都能帶走一名鮮卑勇士的性命,而漢人騎兵似乎不知疲累,快速的收刀再次遞出去,這些騎兵手中的武器是見多識廣的千夫長從未遇到過的。
更讓他心驚的是,有一名漢人騎兵手持長戟,與其交手的己方騎兵竟無一合之敵,策馬縱橫在這片不是很寬廣的戰場上,所向無敵。
半個時辰之後,戰鬥落幕,兩百鮮卑騎兵死傷大半,千夫長被呂布俘虜,剩餘的騎兵四竄而逃,在西涼軍的攻勢下,所向無前的鮮卑人出現了逃兵。
西涼軍打掃完戰場後,派出斥候打探周邊情況,其餘士兵原地歇息,等候大軍的到來。
胡亂擦了一把臉上的血跡,賈榮命令士兵將鮮卑統領帶了上來,戰爭開始時,賈榮就注視到了這個裝扮異於平常士兵的鮮卑人,主要是這傢伙身上的衣服比破破爛爛的鮮卑士兵好上一些。
“問問他,在鮮卑中擔任什麼職務,周邊有多少鮮卑人?”
和鮮卑人交戰,賈榮做了十足的準備,精通鮮卑語的人自然不能少。
嘀嘀咕咕的一番對話後,士兵面色愧疚的走到賈榮身邊拜道:“將軍,只知道此人是鮮卑的千夫長,其餘的無論卑職怎麼問,他都不說。”
賈榮面色冷毅的說道:“告訴他,大漢的百姓不會受到無辜的死亡,所有進入漢境的鮮卑人都會死!”
氣氛詭異的安靜,沒有大勝之後該有的喜悅,賈榮的這番話說的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想起漢人百姓死亡的慘狀和麵前的遭受劫掠之後的村莊,每名事情看向鮮卑俘虜的目光讓這些俘虜不寒而慄。
當士兵將話翻譯給鮮卑千夫長之後,向來桀驁不馴的鮮卑人竟然沒有破口大罵,臉色蒼白安靜的看著賈榮。
“除了這名千夫長,俘虜的鮮卑騎兵全部殺死。”看著眼前村莊被火燒過的痕跡,和一些死難的漢人百姓,咬牙切齒的說道。
賈榮話音剛落,三十餘顆頭顱噴灑熱血,無頭屍體抽搐片刻之後,安靜的躺在了血泊中。
村莊經過鮮卑人的劫掠後,除了十幾名嚶嚶哭泣的婦女沒有其餘的生還者,看到漢人士兵取得勝利,婦女哭泣著撲向村莊內一具具的屍體。
眼前的情景讓賈榮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李家村,那個民風淳樸百姓憨厚的村莊。
鮮卑人在漢境的胡作非為,極大程度的挑動了賈榮的神經,這一刻,賈榮下定決心誓要讓鮮卑人灰溜溜的滾回草原,至於在漢境造下的冤孽,來日必定會加倍償還。
想要將鮮卑人徹底擊潰,三萬西涼軍肯定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鮮卑人作戰講究的是速戰速決,每名騎兵帶夠十日的口糧就能在漢境內縱橫馳騁,以戰養戰,而西涼軍卻不具備這個條件。
本土作戰,不僅要考慮到糧草後備,還要照顧到百姓。
西涼軍駐紮在了郡城,北地郡丟失了兩縣之地,好在北地郡本就民風彪悍,在各地縣令的組織下守城,郡城的守備倒也算的上堅固,城內的守軍大約有兩千人,大多是昔日袁滂的部下,袁滂逃走之後,這些士兵也是樹倒猢猻散,各自逃命,還是郡城中一個挺有威望的將領站出來將殘兵聚攏在了一起。
賈榮帶領軍隊到來的訊息在城內傳的沸沸揚揚,雪中送炭,百姓是淳樸的,不然當初也不會有上萬百姓跟隨賈榮到金城。
西涼軍接管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