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劍鋒利,直接刺穿了李催身上的鎧甲,血如泉湧。
話說斷崖已經很久沒有求紅票和收藏了,大家在閱讀之餘,不要忘記收藏一下,支援一下鐵騎。
三三九章:收編董軍(上)
黑衣人倒下,李催也無力的向後倒去,董卓也不顧的這麼多,忍住身上的疼痛,上前一步,扶住李催,止住李催倒地的趨勢,馬車外黑衣人和董越帶來的援軍打的如火如荼,董越帶來的皆是董軍之中的精銳,黑衣人雖然難纏,在精銳軍隊的衝擊下死傷無數,漸漸露出敗勢。
董卓見馬車內的黑衣人全部被消滅,長舒一口氣,看著血泊中的李催,董卓心中惋惜,李催不失為一忠心為主的將領,但倚天劍削鐵如泥,料想李催很難活下來。
變故陡然發生,一柄匕首悄無聲息的刺入了董卓的心臟,血液順著匕首上特有的血槽噴湧而出,此時董卓正處於神經防松的狀態,毫無防備。
董卓不敢置信的看著心臟上的匕首,不解的看向懷中的李催,雙目圓睜。
董卓實在沒有料到,平日裡倍受信任的李催會反過來行刺自己,更沒有想到躺在血泊中的李催會突然發難;毫無防備之下,匕首刺進了心臟,隨著生機的逐漸消失,董卓無力的掙扎了幾下,倒在地上,一代梟雄躺在了血泊中,臨死前,眼中充滿了不甘和不解。
李催將匕首藏好,輕輕躺在了血泊中。
馬車的車簾被掀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董越急聲問道:“太師,卑職帶領。。。。。。”
看到馬車內的情景,董越的聲音戛然而止,走到董卓面前,俯身打量了一下。
“太師!太師!”董越跪倒在董卓面前大聲喊道。
帳外的將領的聽到馬車內的這一聲大嚎,急忙走進馬車。
今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董卓遇刺身亡,對城內的董軍來說是最大的打擊,董卓深思身死是很多將領親眼目睹的,稍加傳播,雒陽城內最具有爆炸性的新聞就應運而生,董軍之中士兵將領得到這個訊息之後,驚愕、痛哭、大罵,幹什麼的都有,不少士兵甚至在雒陽城內奔跑嚎叫,狀似瘋癲,城內的百姓聽到街上混亂的情景,也不敢出門查探,董卓明言的夜禁可是一把明晃晃的利劍,多少夜行徒都被殺死。
董卓在百官的心目中是荒誕無道的,但在董軍將士的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董卓愛美女貪財,對麾下的將士倍加器重,有官職首先想到的是親信將領,剛投靠董軍的幷州軍將領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賞賜,當這樣一個人突然死去,讓無數將領失去了主心骨。
一些將領開始為自己的以後考慮,董卓這顆大樹倒了,關外的諸侯在攻下雒陽之後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現在城內能值得依靠的就只有賈榮了,聰明的將領很多,不少將領得知董卓死亡的訊息之後,立即前往投靠西涼軍,黑夜中可以聽到街上不斷傳來人喊馬嘶之聲。
李儒得到董卓遇刺身亡的訊息,呆了半晌,訥訥說道:“完了,一切都完了。”腳上沒有穿鞋子渾然感覺不到涼意。
董卓的屍體已經擺在面前,這個在大漢朝堂叱吒風雲的太師,已經長眠,李儒感覺頭腦一片空白,無力的坐倒在董卓的屍體旁邊,想起昔日主僕二人在隴西在涼州是何等的風光,李儒的雙眼漸漸模糊。
驀然,李儒的眼神變的狠戾起來,低沉著聲音說道:“將主公遇刺的過程一一道來。”董卓身為太師,每次出行身邊護衛之人皆為軍中精銳,而且雒陽城內遍佈董軍,稍有異動,各部人馬都能火速馳援,而且董卓的行蹤在董軍中屬於絕對的機密,就像這次董卓半夜從皇宮中出來也是毫無徵兆的,刺客能夠做到這樣天衣無縫的佈置,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儒在董軍中的地位是董卓之下第一人,最初跟隨董卓的人,在軍中頗有威望,對於他的話,軍中將領無人敢違逆。
董越拜道:“李催將軍在保護主公的時候身受重傷,如今正在養傷。”
“卑職進入馬車的時候,主公已經倒在了地上,同時馬車內橫七豎八的躺著我軍和黑衣人的屍體,主公從皇宮裡帶出來的妃子和宮女也全部死於非命,當時主公佩戴的倚天劍在黑衣人的手中。”董越繼續說道:“主公從皇宮內帶出來的一名妃子曾意圖刺殺,被主公殺死。”
“傳令,讓李催將軍前來大帳議事,將與意圖刺殺主公的那名妃子有牽連的人全部帶過來。”李儒的胸中怒火熊熊燃燒,這絕對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刺殺,不管幕後人是誰,李儒都要報這個血海深仇,即使是宮中那位,李儒也會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