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的聲音問道:“原來是位和尚大師,外邊風大,這就請進吧。”
說著,老人提著燈籠走在前邊,讓朱重八進來。朱重八也不客氣,謝了一句,就邁進了屋中,老人隨後關上了柴扉。
草屋中簡陋不堪,來回也就幾步大,屋裡還有一個小孩子,梳著一根兒沖天辮子,穿著一席滿身是洞的棉衣,凍得渾身發抖,小孩子前邊是一張小小的木桌子,桌子只有三條腿,另外一條腿是用石塊堆起來的。桌子上一燈如豆,攤開一本發黃的書本,看樣子小孩子正在讀書。
昏暗的油燈下,屋中門口處是一個用土坯打成的簡單的爐灶,後邊靠牆擺了一張同樣殘破的草蓆,看來一老一少就睡在這張草蓆上,草蓆旁邊放著半截子麻繩,看樣子,老頭正在地上搓麻繩。
“和尚大師,請隨便坐吧。”老人把燈籠放在地上,一口吹熄了裡邊的燭火。又愧疚的說道:“大師不要嫌棄,我這裡實在是太窮,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朱重八忙說道:“老丈太客氣了,趕路之人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行了,我在地上躺一宿就非常高興了。”
那個小孩子抬頭看了看朱重八,沒有言語,又自己搖頭晃腦,大聲的讀起書來。
老人欣慰的看看小孩子,搖搖頭,長嘆一聲,又說道:“和尚大師,你現在還沒有吃飯吧?我這裡還有一點兒黍米,我給你熬點兒粥吧。”
朱重八看家裡家徒四壁,一老一少,都臉有菜色,看樣子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吃過飽飯了,哪裡還有心思吃什麼飯,忙連連擺手說道:“老丈不必客氣,我已經吃過了,躺一宿就行了。”朱重八走了一天,也真是累了,說著,自己躺在門口的地上,問道:“在下俗家姓名朱重八,敢問老丈尊姓大名,這裡是哪裡啊?你怎麼住在這裡?”
老人嘆了一口氣,低聲說道:“可不敢當,老漢敝姓張,大家都叫我張老漢,這是我孫子張小虎。這裡是僻處荒郊,是渭河最小的一個渡口,名叫兩寺渡,十幾年前還有一些客人,現在上游三十里處建了一個官渡,這裡早就荒廢了。
我們爺孫二人久居此地,他父母說是南下去做生意,但是一去就是五年,我就一人帶著他住在這裡,飢一頓飽一頓的也就習慣了。”
朱重八聽的心裡不是滋味,南方現在戰亂,白蓮教起義,狼煙四起。他父母五年沒有回來,多半已經死在戰火之中了。看著這一老一少,心中可憐,卻又不敢把真相說出口。
他只是隨口安慰了幾句,說了些可能是生意耽擱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讓老人不要太擔心。老人咕囔了幾句,也就不再說話,自己去草蓆上繼續搓麻繩去了。
朱重八看著窗外的夜色,耳邊聽著那個小孩子的朗朗讀書聲,只覺得平安喜樂,自己這麼長時間裡,從來沒有這麼輕鬆的時刻。
一時也睡不著,聽著那個孩童念道:“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朱重八沒有讀過書,不知道這個孩童讀的正是《史記》中的名篇《陳涉世家》,但是大概意思能聽懂,聽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心中不由的大為感慨,突然覺得自己苦苦奔波,到現在連個肚子都填不飽,同樣是窮人,自己跟這個陳涉比起來,真是天差地遠。
朱重八自己琢磨了一陣,漏過了一段,又聽的小孩讀道:“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扶蘇和項燕的故事,也聽說書先生說到過,聽的這幾句,心中不禁暗自點頭,覺得這個陳涉這要是能以扶蘇和項燕為旗號,應該真能聚集起一大群志同道合的起義者,這不失為一條良策。
突然想起聽說自己的家鄉那裡,最近白蓮教鬧事很兇,也是以拜彌勒佛為口號,召集大家揭竿起義,原來也是暗合古人之策。
這篇《陳涉世家》看來小孩子讀的非常熟悉,一口氣的讀了下來,“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