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白縱馬經過臺下時,望了望臺上呆若木雞的劉虞,微微嘆了一口氣,扭頭跟隨大軍疾奔而去。
接著無數的旌旗如浪濤一般翻滾,數萬大軍隨著公孫瓚奔湧向薊城南面方向,煙塵滾滾,遮天蔽日。
劉虞怔怔的望著如同長龍一般的大軍中那杆迎風高高飄揚的繡著“公孫”兩字的帥旗,氣得七竅生煙,怒聲罵道:“公孫瓚,公孫瓚,你目無尊長,不聽號令,我必請奏朝廷治你之罪!”
**************
公元191年冬,公孫瓚發出列舉了袁紹的十大罪狀上的討伐檄文,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盡起五萬大軍殺奔冀州。
公元191年冬,公孫瓚釋出了列舉袁紹十大罪狀的討伐檄文,率領五萬多大軍攻襲冀州,一路上許多郡縣之長紛紛獻城投公孫瓚,再加上北平軍的勇猛,竟然一路凱歌,沿著河間國一路南下,殺入安平國南部,進入經縣地界,已是深入冀州腹地之處。
這隻能說是郭嘉那道檄文的確功不可沒,將一個四世三公的袁紹說得卑鄙無恥、一無是處,再加上韓馥的舊部許多對袁紹存著深深的怨氣,導致公孫瓚高歌猛進,不等袁紹迎戰,便已殺入冀州腹地之處。
而對袁紹來說,原本倒是也有意誘敵深入,這樣公孫瓚的戰線拉得太長,糧草補給難以跟上,再加上劉虞的憤恨,就有可能出現因糧草短缺而不戰自敗。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公孫瓚大軍一到,冀州諸郡縣便自動獻城獻糧,冀州之地豐富的糧草儲備,為公孫瓚提供了充足的軍糧,令袁紹懊悔不已。
車轔轔,馬蕭蕭,公孫瓚的大軍已由五萬上增加到七萬,只見甲衣如雪,戈戟如林,七萬大軍如同一條長龍一般。
由於完美的完成了使命,公孫瓚自然兌現了諾言,將公孫白晉職為軍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