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考慮到萬一公孫白不渡河而擊,則河北軍便會主動出擊,所以衝車陣倒是放到了後軍,畢竟推著衝車實在不太適合渡河。
由於人數眾多,除前方防禦為主的步軍布成橫長陣形,後方步軍是十六組形成的偃月式陣勢,每組約萬人,形成半月形的收縮密集隊形,圓拱向著對岸,把防禦線縮小,成一有機的防禦體系,攻擊時可以發揮包圍之勢。
對面的公孫軍,大軍前方公孫白鶴立雞群,腰配破天寶劍,胯騎一丈高的汗血寶馬,加上他那已然長到八尺三寸高的偉岸身軀,顯得神威凜凜,令身後的將士情懷激烈。
一路走來,這個年紀剛剛過弱冠的少年,帶著他們縱橫千里,橫掃北地,所向無敵。目下在戰場上每一個將士,均抱有著必勝的信念。
代侯雖然年幼,卻是無敵的,四世三公的袁紹又如何?即使傾全力而來,也只能飲恨疆場!
對岸一簇旌旗,在有如汪洋般的騎兵陣內緩緩移動,顯示袁紹和他的親兵親將,正往前線推進,好看清楚北岸的局勢。
公孫白終策馬至北岸河原,沿河佈陣的公孫軍將士立即爆起吶喊和喝采聲,人人高呼代侯之名,士氣立即攀上巔峰。對他們來說,公孫白已不止是他們的主公,也是會只帶來勝利的天神!
公孫白保持著一副從容大度的油然神態,不住向四方戰士揮手致意,忽然又握拳擊天,每當他偶有這個動作,均惹來更激烈的吶喊,人人如醉如痴,渾忘戰場上的兇險。
對位處這邊河岸的每一名公孫軍戰士來說,今仗絕無任何疑問是一往無前,擊敗敵軍,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反觀對岸,雖兵力遠勝,卻是士氣低沉,特別是那些新募的百姓並,根本弄不清楚,自己為何要身在那裡?為什麼而戰?
寬達一百多步的黑灘河,在剛升起的太陽照射下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