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是向李思南挑戰,而是向孟明霞挑戰。
屠龍自忖,今日無論如何是要鬥一場的,不是鬥孟明霞,就是鬥李思南,他得了淳于周的指教,鬥孟明霞雖無必勝把握,但也不是沒有可勝之機。因此他想與其鬥李思南,不如鬥孟明霞。
李思南一見屠龍下場,不由得心頭火起,大踏步就走出去。屠龍笑道:“李公子,你剛剛鬥了一場,還是歇一歇吧。孟姑娘,你已經歇過了,我想向你討教。”
孟明霞道:“很好!”走出場來,想叫李思南迴去,不料李思南卻攔著她,說道:“照比武的規矩,我似乎還可以再打一場。屠龍,你勝了我,再向孟姑娘討教也還不遲!當然,如果你是怕了我,不敢與我動手,那又另當別論!”
李思南一直是文質彬彬,對人甚有禮貌的,柳洞天剛才幾次三番要激怒他,他也是毫不動氣。此際他忽然一改常態,聲色俱厲的定要對付屠龍,群雄不知他們人之間的“過節”,都是頗感詫異。
孟明霞只道楊婉早已死了,並不知道屠龍曾經有過欺騙楊婉的這樁事情。此時她見李思南眼睛好似就要噴出火來,心中也是不禁猜疑不定:“為什麼他這樣恨屠龍呢?”
孟明霞道:“好吧,這一場我讓給你。不過……”李思南道:“不過什麼?”孟明霞微徽一笑,在李思南耳邊低聲說道:“不過,請你看在屠鳳面上,不要取他性命。”李思南意亂心煩,“嗯”了一聲,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她與李思南的耳語,旁人聽不見,屠龍是聽得見的。
李思南的說話已然說到這個地步,屠龍雖然害怕,卻也不能退縮。孟明霞的言語,更激起了他的怒氣,一怒之下,硬著頭皮喝道:“下場無父子,動手不留情。好吧,李思南,你有本領你儘管來取我性命!”
淳于周好似顯出很不耐煩的神氣,淡淡說道:“吵什麼,你們要拼個你死我活,那就拼好了!”表面似乎是責備屠龍,其實乃是提醒屠龍。
屠龍霍然一省,心裡想道:“不錯,大敵當前,切忌動氣。這廝剛剛經過一場惡鬥,氣力至少耗了幾分,他還要向我大發脾氣,這正是求之不得!好,且等我沉著地應付他,有機會再激他發怒。”
於是屠龍故意側目斜瞧,作出一副輕敵的神氣,說道:“看在你剛剛鬥一場的份上,我讓你先出招!”
李思南怒道:“我何必你讓?”話猶未了,屠龍突然就是一招“玄鳥劃沙”,向李思南當胸劃去。出劍之後,這才說道:“你不要我讓,那我就不客氣了!”
旁觀諸人以為屠龍至少還有幾句門面話需要交代,不料他在李思南說話之際,突然就動起手來。而李思南的劍還未出鞘。群雄又驚又怒,紛紛喝罵!
只貝白光一閃,李思南身移步換,“鐺”的一聲,已是把屠龍的長劍格開。他閃身、拔劍、還擊,三個動作一氣呵成,快如閃電,姿勢美妙之極。群雄本來是為他捏一把汗,爭著在罵屠龍的手段卑鄙的,此時一變而為向李思南大聲喝彩,倒是顧不得再罵屠龍了。
屠龍冷笑道:“今日是劍底判死生,難道還要講什麼堯舜的揖讓之道麼?”笑聲未已,唰唰唰的又是連環三劍。他的本領也當真不弱,在李思南以如此精妙的劍術解了他的奇襲之後,居然還能夠連搶先手。
李思南大怒,心道:“好呀,你既然要拼個你死我活,我可也顧不了這許多了!”雙方動了殺機,劍招越來越見兇險。李思南使了一招“李了射石”,刺他手腕;屠龍迅即就還了一招“孟德獻力”,反手刺他脅下的“愈氣穴“。針鋒相對,旗鼓相當,兩人避過這招之後,都是各自叫了一聲:“好險!”
李思南曾經和屠龍交過一次手,自忖大有把握可以勝他,故此不免稍稍有點輕敵,恨不得三招兩式就“打發”了他,即使不取他的性命,也要叫他出乖露醜、才消胸中的憤氣。不料十數招已過,雙方搶攻之下,竟是李思南碰上的險招更多!
要知屠龍的父親屠百城乃是不出世的武學奇才,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屠龍雖然說不上已得父親的衣缽真傳,但也得了三四分本領,尤其對於屠百城自創的武功中的奇詭與辛辣之處,特別用心鑽研,是以即以劍法而論,他也實是不在柳洞天之下。
雖然如此!李思南還是可以勝他的。但因一來他已給屠龍激怒,高手比斗的大忌正是氣躁心浮;二來他又不該有點輕敵,一上來就給屠龍搶了先手。
但李思南畢竟是個在武學上有深湛道詣的人,連遇險招之後,猛然一省:“不對,不對,我怎能把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