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沒有什麼熱情,因為還沒有巨大的利益顯露出來,而各行各業的所謂巨頭們還都在各自為戰,根本沒有任何利用行業協會操控價格與標準的意思。
而即便是國外的高科技公司,目前對於軟碟機的標準,網路介面的標準應該還在討論之中,所以譚永勝對於李建想要挑頭成立通訊行業協會的想法並不太理解。(未完待續。。)
ps: 訂閱又漲了哦,快到二百了,請朋友們繼續支援啊,醉馬需要你們。
第一四六章 譚永勝應允
“你應該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產品和規模上,行業協會這東西,等到其他通訊企業發展起來,自然而然會成立,你的強華髮展起來,還用擔心別人牽頭?”
“那個,摩托拉羅如果跟國內合資建廠,而且規模要比強華更大的話,這個話語權歸誰?”
李建把摩托拉羅要在國內進行大動作的事情說了出來而且沒忘給摩托拉羅穿上小鞋,這在他那個年代,國內的通訊企業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個人認為,無論是從國家通訊安全還是從國家的整體利益來看,掌握行業話語權的企業,不應該由一個對於我國國民只是他們消費者的企業來承擔,國家通訊行業的命運還是應該掌握在自己人手裡。”
譚永勝點了點頭,發現李建看不見,便應了一聲,
“好的,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如果按照你所說的,摩托拉羅已經開始著手,那應該還沒有報到部裡來,等到我手裡再說。”
李建知道,這種小事,一般不會彙報到一把手部長手中,最多那個司長局長手裡,往副部長桌子上一放,籤個字就算了,現在譚永勝既然關注,跟秘書一說,這樣的報告就不會在副部長手裡終結,而是得放在他的案頭了。
通訊行業協會的事情搞定,李建等於在道德制高點上利於了不敗之地,幸虧魯志成城府太淺,喜歡顯擺。才讓自己有了提前準備的機會,否則按照摩托拉羅的計劃,等於給自己釜底抽薪。看來還要好好謝謝魯志成。
不過這件事情也給了李建以警醒,情報分析,市場動向的檢測,永遠是一個企業不應該忽略的方向,強華的情報分析……李建似乎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挑起這個大任。
“李建,來,媽給你蒸的鯿魚。”
車剛停下。李建人還沒有從車上下來,袁開春便已經吆喝著李建過來吃她親手蒸的鯿魚,自從有了事業。袁開春整個人的精氣神似乎都變了,在家裡的地位也更強勢了,李建有些慶幸自己常年在外,否則在家裡常年被嘮叨。恐怕也會有出國的念頭。
“好嘞。媽,我去打個電話,回頭就過來吃啊。”
跑回辦公室,李建一呆就是半個小時,袁開春又去叫了一次,見到李建真的是在打電話商量事情,乾脆在旁邊等著,李建只好舉手投降。跟著袁開春去了食堂。
正好是吃飯的時間,食堂里人滿為患。不過見到李建進來,所有的工人,不管是當年晨光廠的老工人,還是後續招收進來的退伍兵,都熱情的跟李建打招呼,有人還招呼李建坐在他們旁邊,李建客氣的謝過。
來到食堂最內側的小角落,袁開春指著一個空位對李建說,
“坐那兒。”
李建坐下,抬頭一看鄰居,心說怪不得老媽今天非逼著自己來吃飯,感情這位二姨家的表哥在,
“二哥。”
馮成跟李建拘謹的點了點頭,他媽跟袁開春是親姐妹,他跟李建就是表親,原本他對李建這樣的表親,並不是多麼親近,一年多以前,他接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南下東廣的一些人手裡,接了不少電子產品跟其他一些小商品,也算春江縣走在前列的那群人之中比較有膽氣的那一批人,不過隨著倒買倒賣的人太多,馮成的小商品店生意大不如前,可是有錢之後的馮成已經失去了當時打拼的勇氣,硬是守著商品店不願意去幹別的。
這是看到李建的事業越做越大,才動了心思,想著都是親戚,能加入到強華的發展之中,但是袁開春早在兩個月前就幫他跟李建打過招呼,卻被李建無情的否了,到現在,看到李建的事業越來越蒸蒸日上,而他的小商品店已經快要開不開張,每天只能三十五十的收入,他急了,乾脆找到強華廠裡來,想讓小姨幫他找點生意。
正巧李建今天回來,袁開春乾脆去把李建叫來,李建見到馮成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當時答應的給馮成指一條路,現在還沒指出來,這是來找自己的。
“嗯,李建今天回來的啊,看你最近這麼忙,自己家裡人,要不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