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4)

此外,父親還談到老專家的退休問題。他不主張讓老專家和行政人員一樣,到時候就退。

父親從發揮知識分子才能的角度,還談到自力更生與學習外國先進科技的問題,談到知識分子任重道遠,不要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那天,父親語重心長,再次對知識分子深寄厚望。

這次採訪報道,《光明日報》有意選在9月1日發表,因為那天正好是黨的十二大在京開幕的日子。開啟那天的報紙頭版,除十二大的重要新聞外,就是父親談知識分子問題,宣傳效果出奇的好。

十二大閉幕不久,《紅旗》雜誌總編輯熊復來採訪時,父親又重點大談了知識分子政策問題,這比與《光明日報》記者談此問題時更廣泛深入了。

父親說:“輕視知識、輕視科學、歧視知識分子的偏見,本來是愚昧和落後的表現,作為舊社會的一種遺產,在我國社會上有很長的歷史。在我們黨內也有反映。再加上‘左’的思想影響,在我們一些幹部的頭腦裡,就存在著輕視和歧視知識分子的種種偏見,這也有很長的歷史了。”

父親說,為全面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對一些錯誤言行給予批評,甚至鬥爭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不能沒有正確的政策,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知識分子。而在很多部門和地方,他們還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和愛護,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的問題就是不能很好地解決。這應引起各級領導的注意。知識分子的學銜、職稱問題要很好解決,生活待遇也要研究逐步解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父親收到不少知識分子來信,反映各種各樣的問題。收到信後,父親不是原信照轉,而是把他的看法和意見同時提出,有時他甚至大聲疾呼,為尊重知識,尊重和愛護知識分子搖旗吶喊。他給中央有關部門寫信,說:建國後,我們培養的中年科技人員已成為科技戰線上的主力軍,他們已是50歲左右的人了,“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此其時也!否則老之將至,悔之晚矣!”

對當前群眾意見較大的評定職務級別的問題,父親說,對科技幹部的職務晉升,不要“片面強調有何著作,發表過什麼論文……據說在此風影響下,有的醫生不願看門診管病房,有的教師不願上課教書,有的科技人員不願動腦子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卻埋頭寫論文”。

父親主張:“晉升的條件還是強調德才兼備的原則。首先看他對本職工作完成得如何,服從分配、安心在第一線做實際工作也是一條重要標準。一個工人在實際鍛鍊中,達到工程師的技術水平,就是沒寫論文,也應提為工程師。”

永遠的牽掛(2)

父親的這封信,後來在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學院的檔案上,及一些報紙上,都全文或摘要發表了。可見它是有說服力的。

1982年6月,父親看到一份情況簡報,反映老專家退休問題。他認為反映的問題需引起中央高度重視,便立即給胡耀邦寫信。信中說:茅以升和京、滬一些老專家,對動員他們退休,思想波動,意見很大。中國科學院也有類似反映。建議對“研究員、工程師、醫生、教授等所有專家、學者、文藝家,在不擔任行政領導時,除非自己因種種原因提出退休要求外,一般仍可繼續從事他們的研究和著述工作。而且,這項著述任務同樣列入單位的計劃裡,同樣給予保證和支援,配備必要的助手。不要稱他們為退休人員。有些還可以授予榮譽職務。因為從專業上說,沒有什麼退休的問題,年歲越老,造詣越深,貢獻越大”。

胡耀邦閱後,即安排中央書記處討論研究。書記處原則上同意父親的意見,只是強調還是要有退休制度,要有一個年齡限制。

半年後,父親從簡報上看到植物生態學家、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侯學煜又對退休提出意見。父親坐不住了,當即給中組部部長宋任窮寫信,說:“我再次表示對科學工作者,特別是那些有造詣的老專家,不宜採用行政幹部定退休年齡到時一刀切的辦法。對他們的行政領導職務當然可以按規定年齡退出。但對他們參加第一線的科技工作,不要規定何時一定退出。如果他們的健康狀況允許,本人又自願幹下去,應該給予照顧支援……因為他們都還能繼續工作,帶研究生,搞課題,著書立說等,這些都不會影響機構老化和提拔中青年幹部。這方面的政策,請再斟酌。”

父親辦事認真執著,只要他認為是對的,他一定會據理力爭。這次為老專家的事,又牽扯到政策問題,所以他更是堅持己見。他說,像錢學森、錢三強、茅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