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安鎮的老百姓感謝你們啊。”
他的話,可謂真假攙半,不過總體來說,他也很高興。畢竟李南一個電話的事情,就解決了沿安鎮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儘管李南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量和存在,但是客觀上的結果是沿安鎮的老百姓受益,他們也會因此對鎮政府更加地滿意,這其實也算是鎮政府的政績之一,只看怎麼總結而已。
。(未完待續。)
【0160】 分工
吃完飯,徐榮就搶著把錢給開了。
然後唐成慶便徑直返回區裡面,徐榮將李南和鄒浩良送到了鎮政府以後才離去。
雖然僅僅是一個多小時的吃飯時間,但是鄒浩良卻是感覺到,唐成慶和徐榮對李南的那種態度,是刻意地結交他。
這豈不是說明,李南背後卻是是有很大能量的,不然的話,他們憑什麼對這樣一個小小的鎮長助理這麼在意,不要說是因為李南的發展潛力。畢竟就算是有潛力,那最多是以一種朋友的態度來跟李南交往,而不會刻意地對他示好,甚至有點巴結的意思。
鄒浩良在基層打拼了很多年,自認為看人還是有點眼力勁的。
這樣看來,自己這個鎮長助理,來頭確實不小,看來自己對他的態度還是要改變一些才行。
結合之前李南的想法,鄒浩良覺得,給李南身上壓點擔子,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李南自己有這個願望,他並不是想來隨便混一段時間就走的。
另外一方面,李南有背景,有關係網,可以透過他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也對鎮裡面的工作有促進作用啊。
就比如李南和唐成慶、徐榮的關係很好,那麼讓他協助分管一下綜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吧。
此外,鄒浩良也還知道,李南之前在市信訪局,那麼是不是可以讓李南也聯絡一下信訪工作呢。
雖然說基層的信訪工作,主要在於對一些去區市裡鬧事的人進行攔截和勸阻,但是加強和信訪局的聯絡,及時掌握有關訊息,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正好,隨著利建路的修建,一些矛盾也積累起來,逐漸要暴露了。加強和信訪局的聯絡,也是有備無患嘛。”鄒浩良心中暗想道。
新的利建路,是連線利平區和建恩縣的快速通道,修好以後,從利平區到建恩縣,最短二十分鐘就可以到了,比以前節約不少時間。
利建路從沿安鎮的北面穿過,沿路佔了不少的天地,另外還有幾戶人家搬遷。雖然經過鎮村兩級幹部的協調,基本上相關補助都已經談好了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個別人貪心不足,總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總想辦法想要多爭取一點,便透過阻礙工程建設或者去區裡面鬧事的辦法來達到目的。鎮裡面上個月就已經去區裡面將幾個人領了回來,和村幹部好生做了些工作,但效果也不是很好,那幾個傢伙表面上唯唯諾諾,誰知道過後他們還會怎麼做。反正在利益的誘惑面前。其他什麼都算不得什麼。
心中有了打算,鄒浩良便請李南到他的辦公室,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道:“李鎮長。我是這麼考慮的,既讓你儘快融入沿安鎮的工作中,同時也要發揮你的特長。你跟派出所徐所長關係好,這一點對於以後開展工作是有利的。當然。這個綜治工作,很多時候是很麻煩的,你如果有什麼想法。也可以直接說出來。”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如果李南不想幹這個事情的話,那也可以隨他。
李南自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過他倒是沒有那麼多的挑剔,反正他也不是主管綜治工作,而只是協管而已。
從李南內心深處來講,他覺得最好還是搞一搞經濟工作,因為當前整個華夏國,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何一個官員,如果沒有搞經濟的能力,要想得到快速地提升,基本上是很難的。而且,搞經濟工作的能力越是突出,那麼提拔的機會就要多得多,而且提拔的速度也要快很多。
“鄒鎮長,協助管理綜治工作,我這裡沒有什麼問題。不過,除了這一點,我還想多積累一些經濟工作方面的經驗。”李南很明白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鄒浩良點點頭道:“嗯,經濟工作是中心,那你再協助金鎮長分管招商引資工作吧。”
金傑軍是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在鎮政府僅次於鄒浩良,他負責工業、安全生產、三產、科技、勞動保障、商會、招商引資等工作,分管企業招商辦。
李南之前已經看過鎮領導們的工作分工,知道金傑軍的分工。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