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玩得隨心所欲,但誰都不能真正地讓我動心。
這麼多年,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隱隱地感到迷惘。關於生活,漸漸生出淡泊認命的感覺,知道我是俗世中人,紅塵未斷,因此也很想投入、認真地去面對一場,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我遇見的男人,不是他太淺薄,就是我太脫俗;不是他太深沉,就是我太幼稚。各種千奇百怪的組合玩遍,卻只感到難言的疲憊。
一直以來,我對感情的態度,介乎要與不要之間。我骨子裡是個純粹的唯美主義者,對愛情,要求寧缺毋濫。一旦我認為不完美,我會主動地終止一切,不管當時,我曾經愛得有多深、多麼難解難分。
我在失戀自療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毅力,如同一個女人生命中會一直持續的瘦身,從來都執著得不可救藥。
當我聽到每一次,男朋友對我說出的承諾時,都會感動不已。但是感動之餘,是現實之極的冷靜。這冷靜是因為:永遠,都對愛情的未來充滿了不可預測。那是個人能力的觸角無法到達的地方,你不知道哪一刻開始,這愛已消散,情已惘然。願望永遠都是輕盈美好的,但是,若你想到背後沉重的負擔和責任,是否已經準備好,要與這個人共同分擔?
大學時代相處的愛情,我從不擔心平常戀人所有的——畢業後勞燕分飛的顧慮。因為我自認四海為家,我的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歸宿。我曾經擔心過的,僅僅有感情的去留而已。誰知道,那與我熱戀的人,有多少勇氣和我一樣來實現這個承諾?
我的愛情在現實和理想中徘徊、搖擺。在浪漫與矜持中等待良久,其實我也一直在選擇,選擇既能實現我的感情完美,又能適當保留我的強烈個性,以免它們發生明顯衝突的平衡點。有多少次,我都會壓抑住內心的衝動告訴自己:愛情是容易消失的東西,它決不能被認真地託付、被事先設定好結局。一旦打算要讓你受傷害的時候,它從來都不會提前預告。
年少時從不明白那些大我幾歲的男孩,在談起愛情時眼中流露出來的滄桑。似乎經歷一段初戀後,所有的男孩女孩,在一夜之間竟已成熟。飛蛾撲火的景象驚慄而震撼,但它自存在於世的那天開始,撲火就是它一生不變的熱愛。就象男人女人的愛情,即使你不想要,見到那火,你也忍不住地有偉大的勇氣去犧牲。
()
不知道為什麼會愛他,而不愛他?是因為我堅信這已經是最後一次戀愛了?還是因為我想驗證這句話:這一生沒有認真、持續地愛一個人,就是不完美的一生。
這句話的威力直達我的五臟六腑。因為,我經歷了多少次的戀愛,每個故事的男主角,最後都帶著微笑著的痛苦或快樂離我而去。而我,在每一次的結尾,都修復了心裡的傷,繼續帶著笑容面對下一次愛情。經歷多了,投入的多了,也看淡了,也看透了。
我做飛蛾,每次撲火時都奮不顧身,但之前會思忖、考慮、權衡、猶豫半天。這一次,是否又要死得很難看?但每次都會鼓勵自己:這是最後的一次,經歷過這一次,一定就會有不同以往的完美。於是眼睜睜看熊熊的火焰,灼燒我的翅膀、靈魂和身體。雖然它已變的不美麗,但它在最後的結局中維護、解脫了我的堅持、尊嚴。
我透過這一次次的死亡看到的不是絕望。這與生俱來的奔赴愛情的勇氣不知是否能伴隨我永遠。但我很想好好地生活和戀愛,內心中永遠視“永不放棄自己”為美德。
我想我是自私的,但這自私非常合情合理。我害怕孤獨,同時又標榜自己有堅強的特質。為擺脫孤獨我接受一段並不明朗的感情,又在這感情消逝後陷入更深的孤獨。單方面的放棄雖然造成了另一方的痛苦,但實際上沒有上一次的放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與你相遇的人,是否最終能適合你。
我若認為:愛情是永恆的,那麼愛情於我就沒有意義了。正是因為它脆弱、多變、不可掌控、隨時消失又隨時產生,才讓這個世界變幻多端,演繹出無數個令人感動、嗟嘆、悲哀、同情的故事。它的開始燃燒、波及得迅速,但同樣也會將結局消失得迅速。斯嘉麗最終面對的失去,讓我深深愛上那種失落,並拒絕去看有完美轉機的續集。那段愛,完美就完美在,它最終的結局依然殘缺。這同維納斯的斷臂一樣,殘缺的就是一種美。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十二 他鄉故知2
朱可言是我最近新交往的男友,空軍總院的高幹子弟。北京是個高官多如牛毛的政治城市,大街上隨便拉一個過來,都可能和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