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光顧,但嘗過獨特的咖啡和奶茶之後,都讚不絕口,如果不是從城裡來總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他們肯定是要天天光顧的。
對於這些好心的勸告,蘇纓總是一臉無所謂,她也知道要是在城裡開一家同樣的咖啡館肯定生意非常好,但這也違背了她的初衷,現在的咖啡館就是她隨心所欲的一個地方,且不說東西的價格低廉,遇到投緣的顧客,她一向都是免單的。
袁翰林和鄭基慶也經常來,他們發現在這裡可以完全的放鬆,不必成天提防著別人的奉承背後的目的,這裡的人和事都是那麼的簡單單純,對蘇纓這個小年輕也格外認同,隱隱把她當做自家晚輩看待。
既然是自家晚輩,免不了總會為著她著想,袁翰林本來想透過自己的一些老部下多關照關照她的,卻沒想到小姑娘竟然決心把鐵飯碗一扔辭職了,不然的話也許她可以再仕途上走得更遠一些。
鄭基慶也給蘇纓介紹過幾個在商場上響噹噹的人物,誰知蘇纓也不曉得利用這些資源,依舊窩在小村子裡開著小店,每日優哉遊哉地閒晃。
雖然兩人都對蘇纓這不求上進的態度恨鐵不成鋼,但也都對這個小姑娘更加欣賞,現在不追求名利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換做是別的年輕人若是認識他們兩個人,還不成日奉承巴結著,可是他們發現在蘇纓眼裡,他們兩人就和梁九鼎、張得寶這些尋常農民沒啥兩樣,都是比較談得來的長輩而已。
也許是在高處呆的久了,蘇纓這種態度讓他們更覺得舒服,平時有空了也常到她這裡轉轉,不過兩人對蘇纓這個小咖啡館很有意見,在他們看來咱們中國的茶葉可比什麼洋咖啡好得多,應該把咖啡館改成茶藝居才是正理。
這點得到了梁九鼎和張得寶等人的一致贊同,茶藝居好啊,還能打打麻將,這點正是蘇纓堅決不開茶藝居的理由,君不見現在的茶藝居都成了麻將館?
山青縣民間的賭風頗重,年輕人打撲克牌,中老年人打麻將,年紀再老一些的就打一種叫“四色牌”的,雖說小賭怡情吧,數額不大,也犯不著讓派出所來抓賭,但這有事沒事就湊在一起賭博業終歸是不大好。
好在這幾年村裡的活越來越多,翁守木的生蠔去年就收穫了,大賺一筆,之後就擴大養殖規模,村裡不少閒在家裡的老人也被他僱去,一天二十塊錢,負責清理網箱,這件事可極大地觸動了村民的神經。
要知道翁守木兩年前還是和他們一樣的普通村民,短短時間之內就一躍成為村裡的大戶,讓他們怎麼能不眼紅羨慕?
一時間那塊荒廢的灘塗成了香餑餑,魚排樂更是炙手可熱,誰都想分上一杯羹,大家這會兒的心神全放在了琢磨做啥專案賺錢上,村裡的賭博的風氣倒是收斂不少。
說到底就四個字“閒則生事”,現在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有了事做,青壯年在城裡打工,留在村裡的種一些市裡給了又會政策的經濟作物,還在家裡少量養一些動物,市裡還專門組織人手到他們這裡收購,還有不少承包了農家樂的專案,跟風學著海產品養殖。
做的人多了,桂園村魚排樂也逐漸壯大了規模,名聲也打出去了,來村裡休閒旅遊的人更多了,帶動了村裡一大批事業的發展,連收個停車費都能小賺一筆,更別說老陳那賣食雜的小賣部和林寡婦的小飯館。
家家戶戶都忙著經營自己的事業,可對小孩子們的教育也不能落下,除了蘇纓那小娃娃班繼續開辦以外,梁九鼎決定把現在頗為可觀的村財政收入拿出一部分出來自助那些想上學卻又沒錢上學的孩子。
雖然現在大家的生活都慢慢好轉了,但總有那麼幾家不幸的家庭,因為病痛等災禍,仍然窮得一貧如洗,這些家庭的孩子又都十分懂事,不少都是想讀書卻又讀不起的,光靠蘇纓一人的支援也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建立一個幫助支援貧困生的長效機制才行。
陳衛東如願考上了大學,讓大家沒想到的是他填報的是農業大學,專業正是林達任教的專業,讓蘇纓和林達都十分意外,但小夥子很有想法,他想研究出價格低廉的低毒農藥,讓村裡人人都能用得起,這個樸實的願望讓大家都很感動,蘇纓強塞了一千塊錢給他,要知道老陳兩口子開個小雜貨鋪子也沒啥積蓄,上大學又是在是燒錢,陳衛東也不好再推卻,感激的收下了。
自村裡出了第一個大學時以後,每年都有一兩個大學生考上了大學,讓村民們既驕傲又興奮,咱們村出了這麼多文化人,在鎮上終於能挺直腰桿了,連帶著家長對孩子們的學習都重視起來了,十幾歲的孩子都被父母嚴令好好唸書,成天把頭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