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
誠信:打造孩子人生的金字招牌(2)
就這樣,爸爸失去了王雨山的信任。
孩子是否誠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經常出現言行不一、不履行諾言的行為,父母應該多從孩子的認識發展上來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看成是道德敗壞而打罵孩子。如果父母從小就注意對孩子進行誠信的教育,孩子是可以養成誠信的習慣的。
誠信不僅是立人之本,更是立國之本,教育孩子具備誠信的品質比透過一門課程更加重要,這不僅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關係到孩子將來一生的發展。失去誠信,在交際上會失去朋友,在社會上會失去發展機會。只有誠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證。
妙招一:父母給孩子樹好誠信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第一汙染源。孩子身上的優點或缺點,與父母親有直接的關係。
桐桐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一天在上學校的路上看見賣風箏的,便鬧著讓爸爸給她買風箏,並要求爸爸星期天帶她去廣場放風箏。爸爸因著急去上班,便答應孩子說:“好的,你在學校乖乖的,爸爸下班給你買。”
接孩子的時間到了,桐桐看見爸爸空著手來接她,失望地問:“我今天在學校表現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了,爸爸為什麼沒給我買風箏啊?”爸爸則不耐煩地說:“星期天再說吧,我現在要把你送去奶奶家,晚上我還有應酬呢。”
教育孩子要誠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誠信。以誠信培養誠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為了培養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父母說話不算數,這樣就會給孩子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說話也會隨隨便便。
妙招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不能姑息
當孩子說謊時,父母一定不能姑息。
馬格剛上二年級的時候,一次期中考試結束,他回來了,媽媽問:“兒子,這次考試分數出來了嗎?”馬格說:“試卷未批,不知道成績。”媽媽問了一句:“真的沒出來,還是你考得不好,不敢說?”馬格猶豫了一會兒,說:“真的不知道!”從馬格子的眼神中,媽媽感到他可能在說謊。因為考前要求他少貪玩,爭取考出95分以上,他可能怕媽媽責備他,不敢說。媽媽又補充了一句:“不許撒謊,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要緊。”但他仍堅持說成績不知道。見他一再堅持,媽媽也就不再多問。
可當他衝完澡,媽媽在換洗他的衣褲時,發現他褲兜裡放著這次期中考試的試卷,成績只有78分。當時媽媽就發火了,把他叫過來,問他:“為什麼不說實話,要欺騙父母?”而且告訴他撒謊做錯事,必須接受處罰,媽媽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尺子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雖然方式粗野了點,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明白只要犯了錯誤就要承認,無論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面對孩子的不誠信行為,父母一定要嚴肅對待,認真處理。父母要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撒謊的危害,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並明確表態“下次不能再撒謊”,讓孩子明白撒謊是不好的行為。
妙招三:強化孩子的誠信行為
孩子有誠信行為時,父母的肯定能使這種行為得到強化。
星期天,蒲蒲的爸爸想帶她去公園玩,可是,蒲蒲卻拒絕了。
“你不是早就想讓我帶你去公園玩的嗎?”蒲蒲爸爸感到很奇怪,“好不容易今天我有時間,你怎麼又不去了?”儘管爸爸的語氣裡,已經帶有惱怒了,蒲蒲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
原來,蒲蒲昨天答應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來家裡一起玩遊戲。雖然她的確想和爸爸去公園玩,雖然小朋友可能不會來,但是,她不能對小朋友失信。
“我約了朋友,”蒲蒲說,“我不能說話不算數。”聽了蒲蒲的解釋,爸爸衝蒲蒲豎起了大拇指。
在孩子守誠信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誇獎。這時候的誇獎,能夠有效強化孩子更加誠信,使誠信變成孩子的內在品德。
妙招四: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孩子不誠信的行為大部分是出於某種需要,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質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必然會尋求滿足需要的辦法,如果父母對這種合理需要過分抑制,孩子就會換種方式,以某種不誠信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軍軍為了得到一個漂亮的書包而對媽媽說:“媽媽,你給我買個漂亮的書包吧,我們班上的同學每個人都有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