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衛長官自己也確定不了,也許現在正在請示委員長呢,呵呵呵!”龐炳勳笑道。
還真別說,還真被龐炳勳猜中了,許世友送到龐炳勳所部的那封信上報到第一戰區之後,衛立煌也感覺到極為棘手,無奈之下只好將那封電報轉發到了重慶,請示蔣介石。
許世友的那封信裡說的很明白,內蒙古軍區這次南下的目的就是為了接應新四軍北上,要是新四軍安安全全北上的話,那麼他們就立即撤兵,但是要是新四軍出現什麼以外,那麼內蒙古及主力將會一路打到皖南去。
衛立煌不認為韓雲華這是在開玩笑,雖然按照龐炳勳所說,送信的是內蒙古軍區第13師師長許世友送來的,但是明眼人都清楚這是韓雲華的意思。衛立煌和韓雲華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知道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好像與的人,十足的笑面虎一個。
蔣介石可是被許世友給氣壞了,**的一個師長而且還一個為得到中央認可的雜牌師師長竟然敢威脅中央,這還了得,要是答應了他的要求那麼國民政府的臉面還往什麼地方放,於是親自給第40軍下了死命令,命令龐炳勳不惜一切代價將韓雲華所部突入河南的那個步兵旅消滅掉,決不能妥協退讓。
命令是透過第一戰區下達到第40軍的,儘管龐炳勳很不願意同八路軍交手,但是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於是在龐炳勳的命令下,第40軍麾下的兩個步兵師一個騎兵旅立即北上進攻許世友所部。
衡水。冀南軍分割槽司令部。
“司令員剛剛接到訊息,龐炳勳的第40軍全體北上,向著許世友的一旅殺了過去,我們該怎麼辦?”楊成武小聲道。
韓雲華看了看楊成武,笑道:“能怎麼辦,涼拌唄,既然蔣介石都出招了我們不接著也實在對不起他老人家了,命令許世友,讓他放開手腳打,能殲滅就絕不放過,最好是將龐炳勳那個老東西活捉了。”
“司令員,中央不是讓我們悠著點,決不允許同國民政府起摩擦嗎?況且第40軍也算是一支英雄的部隊,我們全殲了他們是要被人民群眾戳脊梁骨的。”楊成武提醒道。
。。。。。。。。。。
。。。。。。。。。。
第五百一十九章:屬毛驢的委員長
韓雲華在指揮部裡踱來踱去,心情很是煩躁。他沒有回答楊成武等人的話,現在的他想的遠要比其他人要多得多。
楊成武說的這些韓雲華又何嘗不懂,但是“黃橋戰役”的影響實在太大,絕不是雙方坐下來聊一聊就能解決的,是役國民黨被殲滅主力部隊近2萬人,一箇中將軍長和一箇中將旅長陣亡。而國民黨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一共才陣亡了10個師級以上高階軍官,分別是兩個集團軍司令和八個軍長。此役就打死了國民黨的一箇中將軍長和一箇中將旅長,國民政府又豈能善罷甘休。所以韓雲華絕對不能允許國民政府製造新的摩擦,影響國共關係。
也許他出兵河南並不能阻止國民政府繼續發動皖南事變,但是卻可以威懾國民政府,儲存新四軍的有生力量,尤其是高層軍政幹部。'搜尋最新更新盡在
況且這次第一戰區派的部隊也讓韓雲華感到憤怒,你衛立煌派誰來不行非要派朱懷冰和龐炳勳兩支部隊過來,這不是找抽嗎。朱懷冰就不用說了,徹頭徹尾一個**分子,此人在七七事變後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七軍軍長兼豫北自衛軍總指揮。1939年3月,任冀察戰區政治部主任,兼管河北民政,統率河北民軍。朱懷冰是一個從骨子裡反對**的軍官,在河北任職期間此人不斷製造**摩擦,僅1939年屬部張蔭梧製造的冀中等縣慘案,就殺害八路軍幹部戰士400餘人,時人稱為“摩擦專家”。1940年2月,受蔣介石密令,指揮龐炳勳、張蔭梧、侯如墉部,三路圍攻太行山區的八路軍,製造了磁、林、武、涉事件,而所部九十七軍更是一支軍紀敗壞的賊兵,實在讓人痛恨,韓雲華早就想除之而後快。
再說龐炳勳和他的第40軍,第40軍確實是一支勁旅,該軍前身是西北軍中國民軍一部。1930年秋,中原大戰結束後,該部被蔣介石收編擴編為陸軍第40軍,龐炳勳任軍長,馬法五任副軍長。該軍組建後,先後參加了1933年的長城和冀東的抗日作戰,以及鎮壓馮玉祥在察北建立的抗日同盟軍等軍事行動。1937年8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該軍新增騎兵第14旅,張佔魁任旅長。隸屬第1集團軍,由運城開赴津浦前線,參加了津浦路北線段沿線的防禦作戰,擔任正面防務。193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