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本人現在也趕到了冀南地區,看樣子不是開玩笑。”
“7萬人,3個整編師,戴笠,這支共黨部隊到底有多少部隊,怎麼一出手就是7萬人,加上他們留守張家口、北平等地的部隊恐怕少數也有幾十萬吧。”何應欽驚訝地說道。
戴笠苦笑道:“何部長,根據我們潛伏在共黨韓雲華所部中的密談傳回來的情報顯示,內蒙古軍區師一級的番號已經排到了60以上了,這還不算塞北大量的騎兵部隊,出動3個步兵師在內蒙古軍區也不算什麼大事。早在半年前韓雲華所部就一下子出動了20多個步兵師,直接將華北方面軍打的落花流水,在收復平津的戰役中更是逼得多田駿大將自裁,所以說該部兵馬不但有數量,而且還有質量。根據我們軍統局的初步估計,韓雲華所部最少也應該有60萬部隊,其中2萬人以上的整編師5個左右,8000人的步兵師40個左右,再加上塞北的其他部隊,總數60萬並不過分。”
“娘希匹,是誰允許他們私自擴軍的,小鬼子也真是窩囊,怎麼能讓共黨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呢。”蔣介石怒道。
戴笠苦笑道:“委座,其實從一開始日本人就不曾放鬆過,根據韓雲華所部的軍報記載,當時他們到達塞北的時候只有400餘人,而且還是剛剛吃了敗仗,整整一個團只剩下韓雲華一個輕傷軍官。但是隻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韓雲華在沒有上級的任何命令和支援下,將一支瀕臨崩潰的部隊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內蒙古軍區。同時在期間他們和日軍的多支部隊戰鬥過,從一開始的中隊到現在的方面軍,日軍的圍剿規模是一次比一次大,但是效果卻一次比一次差,到最後就形成了現在尾大不掉最終被韓雲華所部全面擊潰的戰略格局。”
“韓雲華真乃神將也,如此人物竟然當了共黨,悲哉、哀哉!”蔣介石感慨地說道。
“戴局長,共黨韓雲華所部的武器裝備如何,和第一戰區相比那邊更佔優勢?”白崇禧還是比較在意眼下的局勢,於是開口詢問道。
“白長官,韓雲華所部的武器裝備在**八路軍當中是出了名的精良,他們接收了日軍的多個兵工廠,所部在包頭建立了自己的工業基地,武器彈藥基本可以實現自給,現在該部不但擁有強大的步兵部隊,還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甚至於還有大量的戰車和坦克,炮兵也有不少,我們的情報人員在歸綏的城牆上看到了整整一個重炮旅所需的所有重炮,這就是內蒙古軍區。要是說**能有一支部隊可以同韓雲華所部在同等數量上爭雄的話,那就只有杜垏明的第五軍了,除此之外就沒有人能在同等數量上將韓雲華所部擊潰。我們再說說第一戰區,現在的第一戰區剛剛恢復一點元氣,部隊除了西北軍出身的第2集團軍外,還有孫桐萱的第三集團軍,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地方部隊,戰鬥力極其有限,所以說就現在的第一戰區的戰鬥力遠遠不是韓雲華所部的對手,希望委座以及各位長官早作準備啊!”戴笠的聲音很高也很真切,聽得眾人動容不已。
第五百一十八章:爭鋒相對
儘管第一戰區實際戰力要比韓雲華所部要弱上不少,但是韓雲華所部出兵河南,並且吃掉了第40軍的一個步兵營的舉動還是大大令國民政府的高層感到難堪,尤其是蔣介石本人和軍政部那位何部長。
考慮到韓雲華所部還要應對日軍華北方面軍以及關東軍的巨大壓力,所以國民政府並不認為韓雲華敢將所有的兵力都調到河南參戰,所以蔣介石和何應欽以及白崇禧都認為有必要對韓雲華這次不顧後果的衝動給予嚴厲的打擊,決不能任由**如此囂張。
所以經國民政府高層商議決定,命令龐炳勳的第40軍以及第二集團軍第27師、第三十一師、豫北自衛軍第79軍北上,並且通令韓雲華所部立即返回冀南,如果不執行軍委會的決定將會被視為叛軍。'搜尋最新更新盡在
國民政府的這道命令一出,頓時國內的形勢風起雲湧,顯然這次國共摩擦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原本皖南的局勢已經足以令人揪心的了,現在韓雲華再插上這麼一腳,國人對國共合作的信心不由得動搖了。
8月16日,第40軍進駐濮陽,同一天第二集團軍第27師也進駐了安陽。17日第31師進駐湯陰,不久朱懷冰的79軍也進駐了新鄉、鶴壁一線,雙方爭鋒相對,任何一方都沒有退讓的意思。
8月16日,**中央命令韓雲華所部立即撤回冀南,嚴禁內蒙古軍區以任何理由製造國共摩擦。
不過並未得到韓雲華的響應,韓雲華將自己對皖南局勢的判斷上報到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