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4 / 4)

小說:抗日之雪恥 作者:賴賴

只相當於美蘇等國的輕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裝甲厚度一般為25mm,乘員4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的右側,機槍手位於駕駛員的左側,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為1門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攜彈量120發(榴彈80發、穿甲彈40 發),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輔助武器為2挺97式7。7毫米重機槍,攜彈量4035發,其中1挺為前置機槍,另1挺裝在炮塔後部偏右的位置。採用風冷柴油機為動力裝置,不對稱的炮塔,鉚接結構裝甲車體和炮塔,無線電臺的框形天線和主動輪在前,是97坦克的幾大特徵。

而內蒙古軍區裝甲師現在的主戰坦克bt…7無論在火力上還是在防禦力上面都要比日軍的九七式差一點,bt…7搭載的是一門45mm火炮,bt…7所配備的45mm 20k型火炮與t…26的45mm火炮為同一型別。 45mm火炮對於同等級的輕型坦克無論從殺傷力與穿透力都很足夠了,但是,bt…7坦克的裝甲薄弱,正前方裝甲僅為20mm,側面與後面僅為15mm。所以難以勝任衝擊敵方陣地的任務,一般用於突破後發展勝利。兩相對比似乎是日軍的九七式要略勝一籌,但是bt…7卻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那就是bt…7速度相當快,最高速度達到了66km每小時,這個速度既便放到後世**十年代也是相當快的。而日軍的九七式最高時速只有可憐的30公里每小時,在戰場上的靈活性遠遠比不上bt…7,所以就戰鬥力而言日軍的九七式還要略遜一籌。

不過不管是bt…7還是日軍的九七式都只能在亞洲戰場上發一發威,此時的歐洲戰場上坦克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像這種皮薄餡大的輕型坦克已經被逐漸淘汰出了戰場,蘇聯像這樣面臨淘汰的坦克足足有一萬多輛,數量最多的就是這種bt系列的坦克。所以斯大林在看完韓雲華的條件後,才會將這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