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國民政府踢到了鐵板,日軍駐守武漢的軍隊是由第十一軍的主力擔任。目前城裡只有一個步兵師團和一個步兵旅團的兵力,而進攻武漢的中**隊卻有高達50餘萬。
然而日軍不知在什麼時候就已經將武漢建造成了一個鋼鐵堡壘,整個武漢外圍到處都是修建的極為完備的碉堡群和鋼鐵工事,而且在長江之上還有大量的軍艦在一旁助戰,從4月2日到4月5日。短短3天的戰鬥就已經導致中**隊付出了3。2萬人的人員傷亡,而且這個數字還正在不斷地擴大之中。
更為重要的是,4月5日凌晨,日軍中國派遣軍駐紮在上海的第116師團、第15師團、第17師團、第22師團、第16師團、**第11師團、**第12旅團、騎兵第四旅團以及新編戰車第6師團、**混成第29旅團突然沿鐵路線西進。目標不明。與此同時,大批秘密來華的日軍陸續在青島、武漢、九江被集結起來。另外日軍也向湖南方向派出了部隊。
日軍的突然調動使得國民政府大尉驚慌,之前雖然軍統局的諜報人員也都傳來有日軍部隊秘密來華的訊息。也有一些確實已經證明了番號的部隊登陸中國,但是國民政府並沒有過多的考慮,他們還以為這是日軍增援武漢的部隊。但是現在看來日本人這是早有預謀,甚至於第三次武漢會戰也是一個圈套,最起碼國民政府最最精銳的幾十萬大軍全部被集中到了武漢周邊,江西南部、湖南、廣東西部、廣西以及大半個貴州現在的防禦極為空虛,而日軍要是將這些數量龐大的部隊投入到這些地區的話,蔣介石不敢想象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場面。
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來韓雲華之前的提醒,雖然現在還沒有跡象表明日軍是肯定要發動所謂的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役,但是蔣介石的內心裡已經認同了韓雲華的判斷。蔣介石一邊調兵遣將迅速回援江西,另一方面希望盟軍方面能將中國遠征軍調回國內參戰。
但是盟軍以緬甸會戰正酣,無瑕抽調兵力回國為由拒絕了蔣介石。蔣介石也清楚他和盟軍亞洲戰區的總參謀長史迪威之間的關係,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說服那個倔強的美國佬的,因此無奈之下的蔣介石只好從雲南、四川等地調兵東進。
現在最得意的莫過於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大將以及原侵華日軍總司令煙俊六了,事實上,從1937年至1938年起,日本人一直在為他們在中國的最大軍事進攻做準備。自1941年以來,這一戰役即以某種狀態受阻於繪圖板上。其主要目的是打通一條起自朝鮮直達河內的南北走廊,以提供一條替代海上航道的陸上通路,因為在海上航道上能把重要原料運往本島的日本船隻實際上已被掃清。第二個目的是摧毀中國東南部的美國空軍基地,因為有跡象表明,美國已經同蔣介石政府達成了某種協議,美軍在中國大陸上不但有北方的十幾個空軍基地,在南方也似乎有了自己的空軍基地。
況且被日本軍部以及天皇寄予厚望的的日本海空軍,這時候已經在太平洋地區遭到美軍猛烈的打擊,擴張與反擊已經是不可能了。由中國塞北基地起飛的盟國轟炸機甚至已經攻擊到了日本本土,而華南地區不時出現的盟軍飛機更對日本絕對國防圈之運輸通路造成重創,特別是陳納德指揮以華南為基地的美軍第十四航空隊,與中國空軍密切合作,非常有效的攻擊日本由南洋經臺灣海峽到其本土之航線的戰略運輸船隊,造成日本運輸船隊每年高達一百萬噸以上的損失。在這種狀況之下,日本的軍備與工業生產,由於缺乏原料與能源的供應而面臨全面停工之危機。這是威脅日本絕對國防圈安全運作,最為嚴重的問題。日本的整個作戰武器軍火的生產,以及民生必需品,供應上都開始發生嚴重的困難,因此日本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威脅。(未完待續。。)本章節由網書友釋出
第六百三十八章:方先覺vs橫山勇
【網 】第六百三十八章:方先覺vs橫山勇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島國,同英國一樣,日本人極其看重本土的安全,所以整個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民百姓都竭力支援國家發展海軍。而且日本還在整個環太平洋地區設定了以日本為中心的絕對國防圈,之前日軍高歌猛進,一路向西向南打的中美兩國毫無還手之力,所以這個絕對國防圈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威脅,就算是美國的軍艦也就很少觸及這一區域。
但是現在這個絕對國防圈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尤其在偽滿洲國被韓雲華的大軍踏滅之後更顯得這個絕對國防圈的重要。現在不單單強勢崛起的內蒙古軍區有能力空襲日本本土,美國的機群也時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