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前線調到長沙,武漢前線的戰事交給李宗仁指揮,畢竟薛嶽指揮過三次長沙會戰,對長沙的地形還是比較熟悉的,可以以最快的時間上手。
前三次長沙會戰小鬼子確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敗仗。但是這次小鬼子捲土重來卻不同凡響,一出手就給了國民政fu一個響亮的耳光。薛嶽人未到,但是命令卻很快就下達到了長沙前線的守軍司令部了,薛嶽是一個傑出的指揮官,他判斷日軍這次似乎有那麼一點破釜沉舟的意思,因此極為謹慎。但是與之相反的是,湖南前線的部隊並不清楚日軍增加了大量的部隊,而且在作戰指導思想上也有麻痺輕敵思想,認為不過又是前三次會戰的重演,以致鑄成大錯。 當薛嶽到達長沙的之後才知道,到目前為止長沙附近的**只有18萬人,而且大多是一些剛從後方召集起來的新兵,而且整個長沙在前一段時間被摧毀的工事還沒有修補完畢,城裡的各項物資都很匱乏,尤其是彈藥,情況極為糟糕。
與國民政fu方面方相反,日軍吸取上次由東面進攻遭到嶽麓山炮兵轟擊的教訓,此次兵分三路,東線經瀏陽直竄長沙城南;西線經益陽、寧鄉進犯嶽麓山;中路經撈刀河瘋狂南下。另外日軍不但從國內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部隊作戰,同時還從國內調集了大量戰略物資支援這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