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攻了兩天之後部隊沒有絲毫進展日軍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固守福建因此兩天的時間日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給楊成武所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野戰第26軍的兩個師傷亡慘重其中二師損失了9000餘人。算是傷亡過半了元氣大傷了。
無奈之下楊成武只好向韓雲華求援希望司令部能派一隊傘兵空降福州。不然以現在的情況看就算是大部隊能攻下福建傷亡也絕對要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接到楊成武的電報之後韓雲華仔細分析了一番但是他沒有同意楊成武的請求反而是命令楊成武所部對福建東北地區的日軍繼續保持軍事壓力但是不要強攻日軍重兵防守的陣地只需要圍而不攻就行了。
福建是必須拿下的圍而不攻只是韓雲華不希望大部隊增加傷亡而已並不是不進攻。楊成武的建議雖然不錯但是從福建空降傘兵部隊有些不現實因為福建地區多山而部隊又沒有在福建地區作戰的經驗空降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貿然空降不但有可能會被小鬼子包了餃子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會因空降地點的選擇造成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
更為重要的是韓雲華現在已經做好了進攻兩廣的準備福建雖然也極為重要但是和兩廣比起來福建就是顯得微不足道了兩廣是一個整體只要拿下兩廣那麼福建就成為了一個孤立的地區日本人除了覆沒不會有其他出路的。因此韓雲華認為不對有必要先將兩廣拿下而拿下兩廣的關鍵在於廣州。
1944年4月1日韓雲華命令粟裕率領25萬部隊有贛南一直向南突進前鋒直指廣東。駐守廣東的是日軍第21軍與第13軍的殘部第13軍之前是駐守上海的日軍部隊司令官為日本陸軍中將藤田進。
中**隊進攻上海的時候由於上海地區不利於防守因此大本營以及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緊急命令第13軍撤往廣東休整。但是由於一路上第13軍都是受到中國空軍的特殊照顧所以到達廣州後的第13軍只剩下7萬人不到了而且還丟失了大量的重武器。
但是第13軍畢竟是從上海撤出來的部隊戰鬥力還是沒問題的在經過物資和輜重補充之後第13軍迅速恢復了戰鬥力。
由於戰事的需要中國派遣軍司令部調第21軍的部分部隊西進廣西駐守因此廣東守軍便以第13軍為主連司令官都換成了藤田進。
藤田進此人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日本軍人1884年12月21日出生於日本石川縣。抗戰之初擔任第三師團長。後任駐上海第13軍司令。此人也是日本陸軍中的高材生年10月24日畢業陸軍士官學校16屆同期裡有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安藤利吉等。1932年12月7日晉級陸軍少將第32旅團長。
1934年4月21日藤田進成為日本第一次機械化部隊關東軍**混成第1旅團首任長官年3月7日陸軍步兵學校長。隨後晉升陸軍中將年8月2日接替伊東政喜擔任第三師團長。同月23日作為第一批增援部隊隨松井石根開赴上海戰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會戰徐州會戰在第二軍編成內參加武漢會戰。在信陽擊敗胡宗南所部。39年參加隨棗會戰與湯恩伯部大戰。1939年10月26日接替西尾壽造就任第13軍司令官。
接受廣東守備司令官的職位之後藤田進不敢有絲毫懈怠中**隊的行動實在太迅速了。而且戰術運用得極為厲害尤其是那個長距離大迂迴戰術。配合傘兵大規模突襲這讓帝**隊很難防禦。
最讓人頭疼的是中**隊的傘兵突襲的時候可不是一千兩千人的規模動輒幾萬十幾萬由於中**隊只有少量的艦艇因此藤田進將所有的兵力都放到了粵北至於珠江口地區由於地勢的原因藤田進指派給了一個步兵聯隊駐守他相信中**隊的進攻重點應該是在粵北。
他的想法同韓雲華的想法差不多韓雲華確實是命令大部隊向粵北進攻。但是同時韓雲華還命令部隊向廣州珠海一帶進行突擊。由於這段時間韓雲華多次利用這個戰術所以日軍已經有了防備因此韓雲華命令粟裕所部對粵北發動全面進攻能正面突破日軍固然是好但是如果無法突破的話能夠吸引日軍主力北上也好。
日軍的防守很嚴密由於沒有退路日軍士兵表現的也相當勇敢第一天的戰鬥中**隊就損失了3千餘人。這讓粟裕很不滿意連夜命令部隊進行進攻。粟裕知道中**隊最最擅長是夜戰而日軍也害怕同中**隊打夜戰。
在粵北戰鬥打響之後韓雲華命令傘兵部隊在珠江口進行空降這次空降的規模也不小足足3萬餘人。韓雲華一次性派出了500多架運輸機負責遠送傘兵。傘兵降落之後迅速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