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機械師一廂情願的想法,先不說勞動力的問題,韓雲華相信對於**來說,缺什麼都有可能,但是絕對不會缺人。只要派幾支宣傳隊下鄉去宣傳一番,萬數八千的青壯勞力還是不成問題的。再加上韓雲華歷次作戰解救出大批的礦工俘虜,只要韓雲華願意,振臂一呼便有應者萬千。但是生產武器裝備可不只是有人就行了,不然全中國有四億多人口,而小日本島國卻只有不到一億,按照人多就可以的這種邏輯,嚇死他小鬼子敢這樣欺負中國人。
生產武器裝備是一個複雜的工作,首先它需要的原料都是科技含量極高的工業產品,例如鋼材和火藥,而子彈和炮彈還需要銅鐵等金屬。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稀缺物品。不止是**這邊需要,就連國民政府那邊也繼續這些東西,用最通俗的話說,現在就算是韓雲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上這些原料。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太相信官僚買辦資本了,認為只要有錢什麼買不到,自己生產投資大不說而且見效太慢了,不划算。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在**無能的大清朝的時候,中國上能生產軍艦大炮,有自己的重工業。但是到了現在卻連最起碼的槍炮也成了問題。現在還能正常開工生產的國內大型兵工廠也只剩下漢陽兵工廠了,剩下的都基本上不是在停業中就是直接倒閉了。而包頭兵工廠也有自己的配套的鋼鐵廠和銅廠等企業,但是這些配套企業的生產力實在有限,更本無法滿足兵工廠十分之一的需求。包頭兵工廠現在所需要的所有原料除了一部分自己生產以外,絕大多數是回爐重煉日軍留在包頭的廢舊火車軌道和坦克裝甲車的殘骸,反正是一切能用的都被集中了起來。但是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有限的,更本不能支撐多長時間。想要包頭兵工廠原料充足的生產下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內méng古軍區能夠建立自己的大型鋼鐵廠。然而建立大型鋼鐵廠又涉及到了很多現在韓雲華無法解決的問題,技術和裝置就不要說了,這是一塊硬傷,但是就算是解決了這些問題,單單能源這一塊也足夠韓雲華喝一壺的。包頭附近是沒有煤炭的,最近的煤炭基地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日軍佔據的大同煤炭基地,裡一個則是晉綏軍傅作義所部佔據的鄂爾多斯東勝一帶。但是國民政府現在對於韓雲華所部或者說是對於整個**都是驚懼的很,想要讓他們幫助**建立大型兵工廠那簡直是妄想。
不過不管怎麼說古軍區的武器彈藥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自給,到時候部隊的出擊便隨心的多了。不向前一段時間一看到軍火庫裡的存貨見底的時候,韓雲華就得策劃新的大戰,以補充這段時間的戰鬥消耗。古語云:“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樣一來內méng古軍區的部隊消耗的速度也變得很快。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韓雲華這樣不顧一切的生死大戰讓他在日軍高階軍官眼中上升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戰爭狂人。在包括寺內壽一大將和彬山元大將眼中,韓雲華是一個極其冷血的鐵血狂人,他不在乎士兵損失多少。幾乎這場大戰還沒有結束,那邊他又發起了新的戰役,不讓自己和敵人的部隊有任何的修整個喘息的空當。所以很多日軍高階軍官現在真的怕了韓雲華,用日軍步兵第39旅團的旅團長高木義人少將的話說:“支那韓是一個真正的軍人,更是一個戰爭瘋子,鐵血狂人。在他眼裡,士兵就是他賺取功勳的工具,死傷多少他都不會在意的……”
所以除非有必要,否則日軍的這些高階將領是不願意同韓雲華所部死磕的。在他們看來,那樣做不划算。其實韓雲華也是一個很感xìng的人,他自認為沒有朱總司令和薛嶽薛伯陵這些高階軍官那樣淡看生死的氣魄。但是戰爭的需要迫使他必須硬下心腸來,為了抗日他可以不顧自己的生死。一個連自己生死都不在意的人,還會在意別人的生死嗎?
韓雲華給出的答案是“在意“,他很在意部下的生死,哪怕是一個戰士的生命,只要沒有必要他都不會白白犧牲的。哪怕是一個傷員,只要有救活的希望,他絕對是不會放棄的,哪怕為此付出兩條生命。雖然在比例上是傻子的行為,但是這確實對生命的尊重。這也是韓雲華所部傷亡這樣高,但是願意參加韓雲華所部的戰士卻絡繹不絕的原因之一。然而反過來,只要戰事需要犧牲,那麼韓雲華是不會畏懼生死的。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一個團甚至是一個旅一個師的傷亡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填進去。這就是一個軍人,這就是一個鐵血軍官。
以前那都是沒辦法的事,打鬼子沒武器裝備是不行的,有了武器裝備沒有彈藥那更是扯淡。既然自己不能生產,那麼靠繳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