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2 / 4)

乍一聽太史慈建議張清去幽州,不禁脫口驚呼道,“張大哥”

然而郭嘉卻拍案附和道,“子義將軍言之有理。忠純將軍確實是去幽州的合適人選。”

“可是忠純將軍之前沒有帶兵出征過。”蔡吉聽郭嘉也這麼說,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主公此言差矣,青州之戰時,正因為有忠純將軍坐鎮東萊,吾等才能安心攻略青州。況且忠純將軍為人穩重忠義,又是主公的家將,無論是是身份還是地位都適合坐鎮幽州。”郭嘉進一步向蔡吉勸說道。

其實蔡吉心裡也清楚以張清能力統軍北上幽州並沒啥大問題。況且她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派精銳去幽州,因此此番北上與其說是去爭功,不如說是去示弱的。畢竟東萊現下才剛剛起步,過早地在袁紹面前展現戰力並不是件好事。而以張清穩重而又世故的作風,應該知道什麼該展現出來,什麼又不該展現給袁紹看。可饒是如此蔡吉在心底裡對派張清去幽州依舊有些牴觸。因為這一舉措會讓她不自覺地聯想到之前派李達護送吳碩的事。

話說,張清和李達是蔡吉轉世到這世上最初遇見的人,也是救過她命的人,同時更是給予她無私支援的人。可是為了同漢室搭上關係,為了打響自己的名聲,蔡吉在鄴城之時,還是義無反顧地將李達調撥給了吳碩。結果卻造成眼下李達深陷許都難以脫身的險境。張清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李達?蔡吉只要一想到這個問題,就無法做出決斷。

郭嘉眼見蔡吉一副低頭不言的模樣,雖不知事情的緣由,卻也意識到有某種東西正困擾著面前的少女。卻見郭嘉試探著問道,“主公覺得此事不妥?”

“奉孝先生和子義將軍的提議很好。只是本府還想斟酌一下。”回過神來的蔡吉擠出笑意回應道。

郭嘉雖聽蔡吉的口氣多少有些生硬,卻也沒逼著少女坦言究竟出了什麼事。相反郭嘉倒是露出溫和的笑容,向蔡吉頷首道,“既然如此,那主公就再多思量思量,或是找文和先生商討一二。吾與子義就不多打攪了。”

其實這會兒的太史慈也已看出了蔡吉的不對勁,只是還未等他開口詢問,郭嘉便已向他意味深長的掃了一眼,跟著就說出了以上這番話。於是得了郭嘉暗示的太史慈只得跟著向蔡吉起身告辭。不過走出院子之後,太史慈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快步上前,向郭嘉追問道,“奉孝,先前在書房主公似乎是有難言之隱。汝怎麼不讓吾開口詢問?”

郭嘉見太史慈追問得緊,不由停下了腳步抬頭望了一眼灰白的天際,幽然道,“子義,吾等身為部下固然能為主公排憂解難。然則有些事情卻唯有靠主公本人才能想通。”

且說郭嘉與太史慈各懷著心事離開了二堂院,蔡吉則獨自一人在書房內又枯坐了半晌。在她的身旁堆著一疊用紙書寫的公文,上面記錄著過去一個季度東萊郡以及北海七縣上報的財政狀況。由於東萊北海兩地正逐步用紙張取代竹簡,官府的賬目記錄形式也由最初的純文字格式向表格形式進化。雖然這種表格不及一千八百年後的表格來得複雜多樣,但也多少有了些宋明時期賬簿的雛形。此外蔡吉為了防止篡改資料,還規定賬目的數字一定要用大寫,而這條規定在歷史上乃是直到明朝才開始實施的。

然而此時此刻的蔡吉卻絲毫沒有翻看自己心血的意思。李達的事情,以及是否讓張清去幽州的問題,搞得她有些煩躁。於是在發了一會兒呆之後,蔡吉最終站起身,決定暫且將公文擱一擱,先去隔壁講武堂轉一圈散散心再說。

話說,蔡吉在有煩惱的時候很喜歡去講武堂。每每看到孩子們唸書習武的樣子,她的心情就會隨之愉悅起來。因為孩子們的歡笑會讓蔡吉覺得她確實在讓歷史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不過這樣的日子恐怕也持續不了多久。黃珍趁著去年冬閒的時候不僅修繕了黃縣的城牆,也連同賽魯班等城內的工匠在太守府外修了一座大宅子。黃縣的富戶聞訊後,還自發地捐助了不少物件給講武堂。因此按照黃珍的說法,大約在五月之後將講武堂搬到新宅子裡授課了。黃珍等人之所以會想到修這個宅子,這一來是因為講武堂招收的孩童已由最初的百十人擴充到了三百餘人,共有十個班級。太守府現在的那個小院自然是顯得有些擁擠了一些。二來黃珍郭嘉等人也認為一個大而正式的學堂,有利於對外彰顯蔡吉注重教育的形象,從而提高蔡吉在士林的聲譽。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就算是剛愎自用的公孫度,都在遼東請了管寧等大儒開學堂。更不用說是曹操、袁紹、劉表等人了。

所以對於講武堂的搬遷,蔡吉並沒有異議,只不過一想到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