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帶微笑地向蔡吉微微頷首一面朝曹丕揮了揮手示意其出去。待到曹丕拱手告退,營帳之中便只剩下了曹操、蔡吉、荀攸、趙雲四人。卻見曹操捻鬚說道,“齊軍已過黃河,想必齊侯對河朔局勢定是瞭如指掌。”
“瞭如指掌還不至於。吉對袁軍部署倒是略知一二,若有不對之處,還請司空、荀軍師指出。”蔡吉一番謙虛過後,便兀自上前指著地圖介紹道,“袁紹伏誅之後袁氏三子分據黎陽、鄴城、中山三地。。。。其中袁譚、袁尚各立為帝,袁熙暫且各不相幫。袁氏三子論兵力,以袁尚最廣僅鄴城一地就有三萬之眾,且趙郡、常山兩郡亦已投靠袁尚。依吉預計袁尚最終能集兵五至六萬。相較之下,袁熙次之,現下正統兵兩萬同太史慈將軍對峙於中山。袁熙經略幽州多年,與鮮卑、烏桓各部交好,其進可馳援冀州,退可盤踞幽州,雖未稱帝,實力卻不遜於袁尚。三子之中,袁譚兵力最弱僅黎陽兩萬兵馬。然此兩萬餘人皆是善戰老兵,且由宿將蔣義渠所統,又得鉅鹿郡相助,實力亦不容小覷。”
曹操聽罷蔡吉所言,不由哈哈大笑道,“袁尚對外宣稱領兵十萬袁譚亦自稱坐擁五萬之眾。齊侯一出手便戳穿二人誑言,如此還不算了如指掌。”
“司空過獎。吉不過是與袁軍多交戰了幾次,故而對袁氏三子的底細更清楚一些。”
與袁軍多交戰幾次就能摸清袁軍兵馬部署?怕是的當年奉本初為主時,按插了不少細作吧。曹操在心中冷笑了一聲之後,又向蔡吉試探道,“那依齊侯之見河朔當如何攻略?”
面對曹操的試探,蔡吉故作沉思地沉吟了片刻,旋即拱手答道:“回司空,袁譚、袁譚各自稱帝,兄弟逾牆就在眼前。
吉以為可暫緩北伐,待袁氏兄弟同室操戈,相互殘殺過後,司空再揮師北上,定能將袁氏餘孽一掃而盡。”
“公達,汝如何看待齊侯之策?”曹操不動聲色地扭頭向荀攸問道。
一直在旁靜心傾聽的荀攸趕緊上前拱手做答道,“齊侯所言句句有理,只是袁譚、袁尚皆已越僭稱帝。任其多存於天下一天就多辱大漢一天。正所謂君辱臣死,儘早誅滅袁氏餘孽方為純臣之道。”
以曹操和荀攸的智謀,不用蔡吉提醒亦能一早就看出只要沒有外人干涉,袁譚袁尚二人很快就會自相殘殺。事實上,倘若沒有蔡吉出現,曹操多半會想原有歷史記述的那樣,故意引袁氏兄弟相爭,自己在一旁坐收漁翁之利。須知歷史上袁譚可是將他的親生女兒送給曹操幼子曹整為妻,用以向曹操表忠心。可曹操前腳收了人女兒,後腳就將袁譚給滅了。由此可見所謂的政治聯姻也是需要建立在對等實力至上的。可如今的河朔多了蔡吉這一方勢力,曹操要是再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把戲,無疑就是在將河朔諸郡拱手讓於蔡吉。因此現在的曹操比任何時候都急於北上。至於這等冠冕堂詞又強詞奪理的北上藉口,就只能由身為下屬的荀攸說出口了。
蔡吉雖一早料到曹操不會真乖乖待在黃河以南看自己與袁氏兄弟爭奪河朔,卻也沒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也會抬出“君辱臣死”的口號。喂,適可而止一點吧。蔡吉暗暗在心中腹誹了一番曹操,表面上則裝作一副受教的表情附和道,“荀軍師言之有理。是吉思慮不周。既然司空力主北伐,吉自當全力相助。不知司空是想從白馬津渡河攻黎陽?還是自延津渡河直抵鄴城?”
蔡吉看似慷慨地將兩條戰線丟給了曹操自行選擇。其實就齊軍目前的狀態而言,無論曹操選哪兒一條線路,蔡吉都有得賺。其中最佳狀態是·曹操選擇攻打黎陽,讓蔡吉領兵去啃鄴城。如此一來蔡吉便可假意攻城,一面圍而不打,一面出兵攻取趙郡、常山郡乃至幷州的上黨郡·從而開啟齊軍通往西北的大門。而倘若曹操選擇攻打鄴城,將黎陽留給齊軍,蔡吉亦可一路掃蕩鉅鹿、中山諸郡,鞏固自己在冀州的戰果,進而繼續北上同袁熙爭奪幽州。總之蔡吉並不打算同曹操一起行動。
果然曹操在低頭凝思了半晌之後,斷然選擇了後一條路,“齊軍水師名聞天下·黎陽就拜託齊侯掃蕩。孤自延津北上圍攻鄴城。至於中山的袁熙,亦需辛苦齊侯出兵討伐。”
曹操這麼一選,在無形之中已然與蔡吉分割了各自在河朔地區的勢力範圍。即蔡吉占取冀州以東諸郡以及幽州,加上青州與北徐州以及兗州的泰山郡,相當於戰國時代齊燕兩國的勢力範圍。曹操佔取冀州以西諸郡、司隸以及幷州,再算上豫州、兗州、南徐州,相當於戰國時代趙、魏、韓三國勢力範圍。可算是各取所取,誰也沒佔誰的便宜。
因此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