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1 / 4)

只可惜袁紹對大兒子的印象向來不佳。袁譚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卻讓袁紹覺得從白馬津過河太過魯莽了一些。相較之下延津雖繞了點路,但勝在能避開齊軍水師的鋒芒,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黃河。正如逢紀所言一旦過了黃河,他便能收攏兵馬東山再起。

在心中打定了主意的袁紹當即一收韁繩拍板道·“就依元圖所言,爾等隨朕這就趕往延津渡河!”

“父皇!”袁譚急道。

卻被袁紹強硬地抬手打斷,“此事無需多議。傳令下去,全軍掉頭去延津!”

言罷,袁紹不顧郭圖與袁譚的反對,撥轉馬頭領著一票殘兵朝延津方向趕去。說是繞道,其實延津離官渡並不算太遠,屬陳留郡治下。就在去年曹操還曾親自領兵深入延津伏擊文丑所率的輜重,並在此斬文丑為曹軍取得官渡開戰的第一勝。時隔半年袁紹以敗軍之身倉皇逃至延津,不得不說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然而一心想著儘快渡過黃河的袁紹,根本沒有考慮延津對袁軍來說是個怎樣的不祥之地。兩日後袁紹被延津守將郭援接入了水寨。一進延津大營這位大陳皇帝可是打心底裡長舒了一口氣。不過光進延津水寨並不是安全的保障,儘快渡黃河才是袁紹的目的所在。因此袁紹當夜就命郭援將延津附近一切船隻、舢板,乃至皮筏統統收集起來以備渡河之需。

翌日清晨,天才矇矇亮,迎著微亮的晨曦袁紹帳下一千多兵馬開始藉助五花八門的船隻橫渡黃河。其實這個時代的戰船除了樓船之外,體型都比較小,一艘船往往只能裝個十幾二十人。根本無法同後世動輒一船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船相提並論。因此袁紹的兵馬雖只有千人,可橫渡起來也需花費不少時間。

為了安全起見,最先過河打頭陣的是袁譚。其在過河之後會在岸邊建起簡易壁壘防止敵軍突襲,再接應袁紹過河,最後則由延津守將郭援率部斷後。袁紹的手下都是北方人,去年渡河南下時坐的是較大的兵船,此刻換做乘舢板北歸自然是難以適應。因此渡河一開始延津的場面就極其混亂。不少兵卒爭先恐後地想要攀上大點的船隻,卻往往被自家袍澤擠下水去。

袁紹身為“一國之君”自然是不會和底下的兵卒一同坐舢板渡河。在北岸的袁譚打回訊號之後,袁紹登上了延津港內唯一的一艘樓船。迎著涼爽的河風,望著周遭亂哄哄的兵馬,袁紹在憂憤之餘,亦不得不讓自己冷靜下來,轉而梳理起自己回冀州後所能調動起的兵馬。黎陽的蔣義渠尚有兩萬兵馬,鄴城周遭留有三萬人馬守備。這些兵馬雖不及自己南下時所帶的精銳,但已足以將蔡吉那賤婢驅逐出冀州。此外高幹在幷州駐有三萬步騎,袁熙的幽州兵亦有一萬餘人。再加上幽並二州的鮮卑、烏桓部眾,袁紹自認湊個十來萬兵馬並非難事。只是這樣一來他的控制區將明顯小於從前。不過對於一心想要報復的袁紹而言,暫時的收縮戰線是在為日後征伐天下打基石。

曹孟德、蔡安貞,待朕返還冀州,有汝二人好看!

可就在袁紹低頭盤算如何趕回冀州收攏兵馬再戰中原之時,原本正忙著登岸的袁軍兵卒紛紛朝東面手舞足蹈起來,嘴裡似乎還驚恐地喊著什麼。如此怪異的舉動讓袁紹狐疑地扭頭朝東面望去,但見一輪旭日正自黃河冉冉升起,旭日下無數飄揚著蔡字大旗的戰船,黑壓壓地連成了一片。(看鳳穿殘漢最新更新章節;請百度搜尋俠客中文網;或直接輸入。xKzw)

“文和先生真是神機妙-算,袁紹果如先生所言沒膽從白馬”蔡吉站在船頭望著前方亂做一團的袁軍兵馬,由衷地向身旁並肩而立的賈詡致以讚譽。''。須知,蔡吉原本打算在白馬津設伏襲殺自官渡撤下的袁紹父子。可誰知管承與高順卻提前襲擊了白馬津,致使齊軍水師過早暴露實力,從而使得袁紹後撤的路線充滿變數。

是還從白馬津跑?還是繞道其他路線?亦或是乾脆不過河?齊軍現下兵力有限,猜錯撲個空的話,麻煩可就大了。畢竟蔡吉各部先前之所以能長驅直入冀州佔取大量郡縣,多少是佔了袁紹遠征在外,冀州各部互不統轄的便宜。一但袁紹逃回鄴城,冀州袁軍就又有了主心骨。蔡吉各部難免會陷入苦戰,甚至還會被對方奪回部分城池。因此袁紹能在官渡被曹操誅殺那是最好。若曹操活幹得不乾淨,蔡吉也絕不能坐視袁紹父子逃會冀州。

就在蔡吉不知該在哪裡伏擊袁紹好時,賈詡替其分析袁紹為人多疑少斷,相比白馬其更有可能從延津過河。其實蔡吉也十分清楚袁紹的脾性,否則她不會一次又一次地成功給紹下套。只是在攸關成敗的檔口,有時還真需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