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畫多,濤浪頭線畫的粗,濤頭的圓形水浪珠像蝌蚪,浪頭顯得猛,線畫的是獨股單線,不畫雙框浪,總結起來應是:獨梗、浪猛、線粗。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元龍八長

96。元龍八長

元龍脖細伸的長,下發少粗立髮長。

元龍蛇身爪輪型,三四爪兒腿須長。

元龍要以一腿定,紋粗髮長脖也長。

角長腿長腿毛長,雲火紋飾身體長。

看準紋粗和八長,九長相比立髮長。

註解

身、脖、角、腿、發、毛、雲、火的紋飾都比較長、比較粗,飄。這是元代龍、雲、火的特點。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元明底足、元明瓶類區別、元明清梅瓶對比

97。元明底足辨別

元代挖足樣子多,深淺都有平足多。

明代挖足不太平,但比元代好得多。

底上無釉有釉滴,明代滑潤認同說。

糙底刷遍護胎釉,護胎釉紅也很多。

註解

元代挖足,陶車削足修足都有,由於瓷器已發展到成熟的程度,因此各種足出現,但大多數還是平足,有修足的起點和收刀尾點,有手抓跡,底上多無釉,但刷有釉漿渣湯,並且多有像作記號的白色釉點的大滴面,沒有明代的底那麼滑潤,比明代的足平。有的有紅褐色護胎釉。

98。元明瓶類區別

元代梅瓶口梯痕, 明代直形稍翻唇。

元代曲線器修長, 明代曲小輕不沉。

元代器根多外撇,明器直根鈷料純。

元代特殊玉壺春,少數底上薄釉尋。

胎薄雖輕卻墜手,看泡恰似鑑別魂。

註解

元代梅瓶口梯形而明代是唇口圓潤,胎部也少有梯形,元代瓶體曲線大,即大胸大腹,底沿外敞、外撇,明代直下,即使外敞也是明早期而且敞得不那麼大。明早期玉壺春有少量是元代青花紋飾釉的,要注意的是看泡和提重量。

99。元明清梅瓶對比

元代梅瓶嘴梯形,胸腹大來底兒小。

曲線誇大很分明,明代梅瓶唇口找。

器件曲線不分明,梅瓶清代梯形少。

深淺鈷料用珠明。

註解

元代梅瓶見胸大、正體曲線型強,底足小但器形下部外撇。元玉壺春脖大、明梅瓶口開始向唇口發展,器曲線度不強,一般是以粗細直線下來多,清代梅瓶明顯是圓口型,以唇口為主,基本沒有梯形口。畫紋飾繁密,用珠明料多。

100。元青花器的特點

元代青花鈷料供,器大胎厚多體重。

色泛青白稱卵白,刻劃印堆貼鏤空。

植物人物層次美,主次分明紋飾正。

註解

元青花有灰青色國產料,也有蘇料、也有回青叫西域料的,器件大,厚重,白釉色泛青稱卵白,刻、劃、雕、印、堆、貼、鏤用了各種工藝,繪畫人物層次突出,主次分明紋飾很正統不花梢。但以蘇料青花瓷為上品。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元明釉裡紅

101。元明釉裡紅特點

線繪線畫易飛紅,塗繪銅料一片紅。

拔白留白後抹銅,最易暈散釉裡紅。

註解

即:線繪易飛紅(即高溫揮發),產生斷線或線不清楚。塗繪一大片,拔白後塗。就是先塗繪後留出白地,再在白地上畫出紋飾為拔白。線繪部分易飛紅,塗繪,抹繪部位易暈散。

102。注意畫工上的真偽

歷史發展有過程,筆黑釉料有不同。

一筆一畫要分析,畫風工藝各有情。

每個時代有不同,寫意動筆要分清。

人物山水花鳥驗。深淺工藝色料成。

記住關鍵和對比,眼觀腦析自從容。

註解

在漫長的陶瓷發展過程中用的筆、墨、釉、色料在每個時期都有它的特點和不同,一筆一畫,畫風,施釉工藝都有它的時代特點,如:是寫意,還是工筆?人物、山水、花鳥每個時期都不同,深淺釉色,這一切可以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

103。龍鳳圖注意事項

螭龍應龍和夔龍,爪子多少各不同。

立發披髮須長短,腿上毛鰭朝代情。

鳳凰單雙尾幾條,頭冠立臥飛蒼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