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劇本,就開始為劇本尋找合適的導演和演員以及幕後工作人員,準備預算工作,這就是充裕合理的前期籌備。
當這一切準備好之後,便要交給製作公司拍攝。當拍攝完成,就交給另一個負責配音以及特效的部門,這就是非常重要的製作後期。當這部影片最後剪接完成,便將複製交給負責院線的部門安排上映時間。
與此同時,負責海外發行的部門就可以安排賣埠的事了,另外還有負責生產影片相關產品的部門在同時進行。當然,當影片落畫一個月後,負責音像發行的部門開始製作錄象帶,透過龐大完善的發行網路發行到全球。
這才是蕭然想要的結構,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一部大製作影片能夠賺上幾千美金甚至數億的原因了。因為他們在儘可能的開發這部影片的利用價值,而香港電影公司完全沒有,甚至連類似的結構都欠缺,唯一稍具雛形的便只有嘉禾。
在蕭然的構思裡,一旦發展成為這樣大集團,就可以把各部門分拆上市了。收攏了股民的錢後,又可以再進一步的進行發展,甚至於——再次分拆上市!
不過,目前一切都還只是鏡花水月,只是一些讓蕭然唏噓感慨的美麗構想。其實他也不是什麼哈佛畢業的學生,在管理方面實在談不上什麼優秀。只不過,來到這裡並且建立了近乎妄想的理想之後,他就知道自己得學點什麼。
所以,在他抽空讀了一些關於商業方面的書之後,再聯絡自己未來的知識,要想出這樣一個結構實在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在見雷開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