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行。
執行的第一道關,就是攝靈。
執行的效率和效果最關鍵的因素也是攝靈。
雖然他不能保證成功,但是壞事是可以百分之百保證的。
他只要把聖旨“留中不發”,皇帝的旨意就無疾而終了。
不過這件事情上他不會這樣。
他和咸豐皇帝一樣,希望各路援軍順利到達懷北,解救皇帝逃離重圍。
要救援黑山東北援軍,第一個要負責的人就是琦善,他是必須承擔主要責任的。
自從上次御前會議,確定琦善負責北方的援軍以外,攝靈就將他老人家送去了東北。
但是,因為周文鬱的先遣部隊進展得太快,他們竟然錯過了。
現在,琦善正在東北援軍的第二梯隊中間。
這個第二援軍梯隊。也是屬於挑選出來的精銳,兵力達到一百萬人。
他已經知道先遣部隊在黑山被阻,因此督促大軍快速行進,不讓他們孤軍奮戰。
正在這時,攝靈到了!
憑琦善的敏銳官場嗅覺,他馬上意識到。壞了!
沒有嚴重的事情發生,不值得讓皇上最親近的人親自出馬!
果然好事不靈,壞事靈!
攝靈滿臉嚴肅,比公事公辦還正經,二話沒說,立刻傳達聖旨:“皇上有令!命你火速趕往黑山,解救周文鬱一行!如若有誤,定斬不饒!從現在開始,你只有四個小時時間!”
看著攝靈陰森中冒著騰騰殺氣的眼神。琦善心中一個寒顫,兩膝發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道:“微臣接旨!一定不負皇上天高地厚之恩!”
不管是傳旨的,還是接旨的,二人都知道,這裡離黑山的路程,如果按正常速度行軍的話。起碼要六個小時!
這個時間條件固然是攝靈加上去的,但是他又充足的理由!
首先是他有權力。皇上只要他的目的實現,而攝靈必須保證這個目的實現,這就是說他有權力對這個目的要求加上一些限定條件。
第二,攝靈必須加這樣一個條件限制,這就是要有一個時間限度,否則一百年以後再去實現。什麼都沒有用了。
第三,他剛才就是從那條路上來的,知道經過努力,琦善是有可能在這個時間要求內,完成任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