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的好處,最終都會轉眼成空,一無所有,身死命消。
“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
“一步之差,結局截然相反!
“各位聖城的將士,各位聖城的居民,每一位聽到福音的朋友!
“今天神借我的口,把這上好的福音傳給你們,就是不想你們在走向生死未卜的戰場之前,在你們走向不在你們自己手裡掌握的明天之際,還在這生死存亡大事上糊里糊塗,沒有正確抉擇。
“各位朋友!你現在面臨一個重大挑戰!是相信主耶穌,從此在天路上行走,一直歸回天家,與神永遠同在;還是拒絕福音,依然故我,繼續向地獄滑落,與撒旦同歸依途,與神永遠分離?
“願聖靈引導每一位朋友信主歸主,得到神的永恆祝福!
“願每一位朋友都服從聖靈的引導,認罪悔改,改弦更張,與舊我決裂,回到神的家裡。
“願主耶穌的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直到永遠!”(未完待續。。)
第432章 二十萬人信主
完成了福音資訊的傳揚,加文結束了他的講道,走下了講臺。
麥軻一愣,似乎還差點什麼事情沒有做?
他這才意識到,改革宗的福音講道並不是每次都作呼召的。
呼召就是讓福音聽眾表示一下自己是不是願意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如果當場相應了呼召,就稱這些人已經決志信主。
而對決志信主的人,基督教就有了一系列後續工作要做,以便在他們受洗之前有合適的信仰基礎培訓,有基督徒必須具有的基礎信仰裝備。
作決志呼召,這是有些傳道人願意使用的方式,而且或多或少地把多少人相應呼召,當作衡量講道是否成功的標誌。
麥軻自己反對把當場呼召的響應率當作講道是否成功的標準,因為福音種子撒下以後,什麼時候在當事人的心中發生作用,是神的主權決定的。
但是,麥軻也贊同當場呼召,因為這樣的話,後續的工作,就可以更好地開展。
尤其像今天這樣的場合,估計總共有至少四十萬人參加,除了已經信主的以外,起碼還有三十多萬人迄今還沒有信主。
如果沒有得到當事人本人對信仰的直接表態,別人無從知道他到底是接受了福音,還是拒絕了福音。
從神對聽了福音的人要求看,只有兩種答案:一種是接受福音;一種是拒絕福音。
拒絕福音的,他依然還是世人;接受了福音的。實質上已經是神家裡的人;他們也就是決志信主的那些人。
見到加文講完了道,直接走下了講臺,麥軻認為今天這個場合,應該有呼召。
同時,他也不認為這個呼召必須是講道人來做;他既然是事先就安排好的後備人選,他就應該上去把這件事情做了。
於是,麥軻一步躍上了講臺,對大家說:“感謝神派遣他的忠實僕人加文弟兄,把福音這個絕美佳音傳給我們,讓我們透過信靠主耶穌。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感謝他為我們傳達了神對我們的旨意,對我們的期望,他要做我們的神,我們要做他的子民。
“要實現我們和神的和好關係。只有信主耶穌這條路。
“現在我奉主耶穌的名呼召。凡是受聖靈感動。願意信主耶穌為你的救主和生命主人的,請舉手!”
福音的大能,已經燃燒掉無數人在心裡世代建立起來的反神壁障;聖靈如同一把利劍。無情打碎他們心中最堅固的外殼,把真道直接根植在他們的心中,刻在他們的心板上。
就在聽到福音的剎那,如同一聲驚雷喚醒了他們沉睡的良知,如同巨浪洗滌了他們被積累的罪惡罩上一層厚厚的泥土的心識。
他們內在的生命,隨後又如同乾渴的心田得到了春雨的澆灌,又如和暖的春風吹拂嫩枝,讓他們生命的種子發芽,煥發出戳戳的活力。
他們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他們已經是耶穌基督裡面的新人!
這時聽到麥軻的呼召,他們自然而然地舉起了他們的手,在眾人面前表明自己屬於蒙了大恩的那群人,表明自己已經不再屬於世界,用他們高舉的手臂向世人做見證,神的福音大能,是何等偉大,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一個與神為敵的人,轉變為神的子民,成為順服神的人。
同時,他們高舉的手,也在向神感恩,向天父表示自己是他的兒女,原因和神親近,和神永遠不離開。
看到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