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匹馬,獨闖敵營,就是信賴靈犀一動能保護他,因為她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得到神的悅納。
見到麥軻果然獨自一人前來,尼赫魯和賈無知不禁暗暗稱讚!
這種膽識無與倫比!
而對方的誠意也展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第一輪進攻遭遇小小挫折,天軍依然佔據絕對優勢,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冒險;即使有談判的必要,也沒有必要第一人出馬!
二人將心比心,對麥軻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感覺上也從敵對,超越了中立,達到了初步的友好和親近。
二人一起走出城樓,迎接麥軻,然後三人一起走進城樓。
這裡本來就是城防之地,自然也沒有會客室一類的設定,在一個較大的房間,有三個空箱子,一人一個坐了下來。
三人先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這是麥軻最頭疼的一件事情,總不能說穿越過來的吧?
所有,他只好說老家北經,行伍出身,一直在軍隊裡棲身;天軍則是自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來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力求符合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在哪裡呢,就是在這本聖經裡。”麥軻說著拿出一本聖經。
“你是基督徒!”尼赫魯一見到聖經,立即明白了麥軻的身份。
他在英國讀書的時候,不但認識許多基督徒,自己讀過聖經,還多次參加教會活動。
遺憾的是,他太熱衷於改造自己的國家,一直沒有真正理解和投入基督教信仰,也一直沒有成為基督徒。
賈無知博覽群書,事事關心,當人也知道聖經,也知道基督教信仰,事先也從天軍的名字聯想到基督教信仰,一聽麥軻的說辭,一見麥軻拿出聖經,也立即明白了麥軻是什麼人。
二人雖然屬於印度教的成員,但是卻熱衷於治理國家,沒有很深的宗教情結,所以知道了麥軻的信仰,反而鬆了一口氣。
對他們二人來說,只要有利於理想抱負的實現,什麼宗教信仰都可以接受,都可以相容幷蓄。
麥軻問道:“無知兄似乎從中國來?聽你的口音,看你的名字似乎是正宗的華漢人氏。”
賈無知沉吟半晌,徐徐說道:“我的家世,連赫魯都沒有告訴,今天我就坦言相告,也算回饋麥軻賢弟冒險前來的誠心。”
麥軻立刻意識到這裡肯定有不少歷史秘辛,霎時精神一振,作側耳傾聽狀。
尼赫魯多次詢問老師的來歷,從來沒有如願過,即使是那次救了老師的命,也沒有得到老師的坦言相告,這次有機會,馬上作出乖寶寶的樣子,催老師快講,我非常想聽,求知若渴!
賈無知一提他的祖先,就把麥軻震了一下狠的。
原來不是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國賈詡!
如果說三國是文學誇張,《三國志》可是貨真價實的歷史!
根據麥軻對歷史的理解,這些歷史記載,可能在史實的選取上有所偏向,在對一些史實的評述上有所傾向,但是涉及到史實本身,還是大體可信的。
或者說,在總說紛紜中,是最可信的歷史記載。
因此。既然三國志說他厲害,那這個賈詡就必然相當厲害了。
如果不厲害,偏說他厲害,其他人也不會善罷甘休;那時候的文人還是很有發言權的,也不會全都是為了一點潤筆,就睜著眼睛說瞎話。
到底賈詡有多厲害,聽聽一個漢陽人閻忠的評語就大概知道了,他說“賈詡有良、平之奇”,也就是說,賈詡可以比肩張良、陳平。這二人是輔助漢高祖建立大漢帝國的不二謀臣。
這個評價可以說對賈詡的推崇達到了絕頂的高峰;這還不算。賈詡得到這樣評價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少年!可想而知,等賈詡成年以後,該是多麼的老奸巨猾!
果然。賈詡成年以後。遂生逢亂世。卻遊刃有餘,如魚得水。
一個經典戰例,就是主張繡打敗曹操。其對人心的認識和掌握,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話說張繡卑言厚幣得到賈詡相助,為了對抗曹操,可惜的是表面尊重,實際心裡並不服氣。
當曹操率領大軍征討而來的時候,對峙不久,就引軍退去。
張繡覺得時機寶貴,親自領兵隨後追擊。
賈詡對張繡說:“不能追,追必敗。”
張繡拒絕聽從,繼續追趕,然後交戰,結果大敗而還。
這個時候賈詡又對張繡說:“趕緊再去追! 再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