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把總和校尉等軍官都集中到一起,一舉擒拿!
丁光曄則與大軍同行。
一路上,不僅僅是趕路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排兵佈陣,調遣軍力。
他這一萬五千大軍,下轄十五個團,都是滿編制。
出發不久,他就開始分派。
第一團直接看往正東,到貴林的東南角,佔領憑樂縣。
第二團,大體與第一團平行,不過目標是比較近的力浦縣。
第三團,直搗貴林東部,佔領那裡的公城縣,解放那裡飽受欺壓的瑤族弟兄姊妹。
第四團,開往貴林中部靠南一點的仰朔縣。
第五團,全軍最大、戰鬥了最強的團,號稱猛虎團,負責佔領荃州縣,那裡不但幅員遼闊,地形複雜。而且靠近瑚南,是必須佔領的要津之地。
第六團,前往罐縣,緊鄰荃州縣,也是與瑚南交界的必爭之地。
第七團,前往貴林最北的諮源縣,也與瑚南為鄰。
第八團,則前去佔領形安縣,在貴林北方的中部。
第九團,走近路直插隆勝縣。解放那裡的各族居民。
第十團。佔領靈川縣,這裡已經臨近貴林的近郊區。
第十一團,佔領並固守勇福縣,這裡是珋州前去貴州的通道。
第十二團。前往臨桂縣。
剩下的三個團。由丁光曄自己帶領。負責五個近郊區,它們分別是研山、繡峰、迭彩、湘山、奇星。
大家分兵行動之前,丁光曄特別提醒。一定要等趙忠襄他們的鴻門宴開始的時候再展開攻擊。
在這之前,大家一定要隱蔽行軍,不要打草驚蛇。
萬一與敵人遭遇,能躲就躲;躲不過去,就殺人滅口,而且一定要做得乾淨利索,不留任何痕跡。
遇到平民百姓,或者疑似敵軍的,一律實施禁錮,暫時現在他們的行動,直到行動結束以後再予以釋放。
對待放下武器的敵軍也是如此。
丁光曄吩咐完畢,大家立即分頭行動,時間不長,以團為單位的隊伍就隱身於崇山峻嶺之中。
剩下的三個團,也在丁光曄的率領下,穿過勇福縣,直搗臨貴,那裡是滿清貴州首腦的駐地。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