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五百餘萬石的糧食賦稅。
心中有了計較,趙風對田豐詢問道:“元皓以為,我們應該給予呼廚泉多少糧食?”
田豐沉吟了一下:“以我們的賦稅情況,主公想給多少都行。”
“拋開賦稅情況不說,這幾年每年都儲備了一千萬石糧食,現在儲備的糧食總數,已經達到了五千萬石。”
趙風的治地,一年是兩次糧食賦稅,春天收割冬麥,秋天收割春糧‘粟米’,加起來有三千萬石左右的糧食賦稅。
加上年底收繳上來的全年商業賦稅,總賦稅額在三千五百萬石糧食左右。
當然,一般會預留兩百萬石左右的商業賦稅,在各縣應急。
平均下來,每個縣也就預留一萬石左右的糧食,只是這些糧食沒有收到元氏,就暫且不計入在內。
另外,官鹽、官鐵等限制性買賣,也有一千萬石左右的收入,加起來就有四千五百萬石左右的糧食。
至於趙風開設的醉仙樓、洪門鏢局、丐幫、布匹店,都已經與官府分開,算是趙風的私產,暫時不計入。
當然,趙風並不需要靠這些牟利,另外丐幫既可以打探訊息,也可以維持輿論,純粹就是花錢的,所以這些私產的收入,也不多。
之所以分開,是因為田豐、魯肅等人,總是勸說趙風,說官不與民爭利,否則影響不好。
趙風這才把這些產業,單獨劃分了出來,算是趙傢俬產,別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本想把這些弄成國企的想法,直接胎死腹中。
開支方面,如今趙風共有大軍五十餘萬,平均每人每個月吃一點五石糧食,全年要消耗九百萬石糧食。
當然,這五十萬大軍當中,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縣兵,所以每個月耗糧,才平均在一點五石。
另外,這五十萬大軍,每年需要支付的錢餉,平均每人每月是三石,加起來就是一千八百萬石糧食。
新兵都是一點五石糧食的錢餉,隨著參戰次數越多,殺人越多,糧餉也會越多。
將領雖然拿的糧餉多,但被幾十萬人一平均,就是這個資料了。
至於各級官、吏的糧餉開支,一年共計五百萬石左右。
這裡的糧食開支,共計三千二百萬石!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付出代價(二)
就算每年再撥出三百萬石糧食,去興修水利、道路、橋樑,也足夠把一千萬石糧食儲備起來。
要知道,三百萬石糧食,已經相當於全年糧食賦稅的百分之十了,用全年賦稅的百分之十來進行基礎建設,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畢竟趙風這邊,是每年都是投入這麼多,去進行基礎建設。
而其他諸侯,一般就是弄個大型工程時,才會投入特別多,其他時候,一把都不會這麼投入。
趙風沉吟了一下:“隨便給多少?”
“總需要一個由頭吧!”
畢竟給少了呼廚泉可能不會出兵,給多了趙風又捨不得。
田豐略微思考了一下:“呼廚泉送了我們五萬匹戰馬。”
“這些戰馬的價值,大概在九百萬石糧食左右。”
“雖然是之前換取俘虜的籌碼,但戰馬的價值,是實實在在的。”
“主公就當當初少了一半的籌碼,支付給呼廚泉四百萬石糧食,到四百五十萬石糧食便可!”
趙風聽後,沉吟了下來。
四百萬石糧食,可是一筆非常客觀的糧食了,佔一年糧食賦稅的百分之十五。
要知道,當初張燕為了從趙風這裡籌集兩百萬石糧食,可是送了趙風十萬大軍的!
雖然名義上是互助,但實際上,就是交易。
當然,張燕當初之所以可以養活那麼多大軍,主要是因為,張燕是按照徵徭役形式計算的。
徭役,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所以張燕几十萬大軍的開支,並不多,只要提供吃的就可以了。
趙風是因為變法,想間接廢除徭役制,所以不管是士兵、百姓,只要徵集過來幹活,都會發放糧餉。
如果當初,秦始皇不是用強徵徭役的方式,弄的民怨沸騰,說不定也不會秦二世而亡了。
當然,前提是秦始皇能支付的起那麼多錢餉。
趙風這也是為了長遠的打算,給錢幹活,起碼不會弄得民怨沸騰!
而且間接廢除了徭役制,也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