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田豐、魯肅,就一起商議過以後的規劃。
田豐老早就準備助趙風成就王霸之業。
魯肅在與趙風第一次見面時,就說過袁術不足以成大事。
之後只是簡單的試探了幾句,就拜趙風為主,自然是認為趙風是可以成就大事的。
所以幾人心裡都清楚,趙風以後會成就何等大業。
而要成就大業,除了需要對外征伐,還需要對內梳理。
所以才有了趙風入住王府之事。
這就是或明或暗的告訴別人,趙風是有野心,但又能忍耐的。
畢竟趙風雖然入住了王府,但名義上改成了州牧府。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沒有拜主之人,就會形成潛移默化。
只要他們沒有主動反叛趙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會習以為常。
哪怕趙風以後真的稱王,他們也會覺得很正常。
因為這事早就有了暗示。
另外,也能讓有心之人,專門前來輔佐趙風。
畢竟一但趙風成事,那麼這些人通通都是從龍之臣,王侯之業,自然可期!
最後,就是趁著趙風現在的地盤,還不是特別大。
需要把軍權重新梳理一遍。
比如拜趙風為主之人,需要提升軍職。
要知道,目前的幾個偏將,拜趙風為主的,也就張遼一人。
如瞿澤、楊經、毛嘉等人,都是屬於沒有拜趙風為主的偏將。
這樣對於高階將領來說,顯然對趙風不利。
之前要提升他們的官職,或許還有難度,畢竟沒有軍功,趙風也不能胡亂提升。
而有了冀州之戰、河內郡之戰,自然有足夠的軍功,用來提升眾人。
當然,在這之前。
趙風需要擴充自己的親衛,以對那些人形成威懾。
以前趙風兵少,而且一般情況下,趙風也不會直接領兵作戰。
所以需要把士兵,都交給其他將領來統領。
不然趙風就屬於佔著茅坑不拉屎。
要知道,現在趙風的大軍,如果算上各縣縣兵,總兵力差不多有三十餘萬。
而除去這些縣兵,趙風也有十餘萬征戰的大軍。
然後趙風的親衛,卻只有四千五百人,確實太少了。
趙風的這種情況,在所有諸侯當中,也是屬於另類。
當然,別看趙風現在擁有十餘萬征戰大軍,就有多麼強大。
其實,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是在鎮守一方。
比如張遼的一萬大軍,就是在茲氏鎮守,以抵禦南匈奴。
比如周倉的一萬兩千餘大軍,就是在慮鎮守,以防雁門郡的匈奴人。
其中五千士兵,是之前的新兵,只暫時交給周倉的,趙風隨時可以收回。
另外,黃邵、張武、瞿澤、楊經、毛嘉等人,通通都是在某地鎮守。
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是有任務在身的。
而一但出現兵禍。
比如瞿澤、楊經、毛嘉等人,中的一人或者幾人,要反叛趙風。
那麼當他們率兵進攻趙風時。
趙風就會非常危險了。
畢竟趙風的親衛,只有四千五百人,實在太少。
而如果要調派其他大軍回來救援,。
一是,需要耗費不少時間。
二是,調派大軍回來,那麼相應的,大軍的原駐守地,就會出現空擋。
這樣很容易被敵人抓住機會。
到了那時候,趙風可能就會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
田豐和魯肅,建議趙風要擴充親衛。
只有這樣,屆時即便出現了反叛軍,也只是給趙風造成一些麻煩而已。
卻不會出現內外交困的局面。
但親衛畢竟是親衛。
不可能招募兩萬新兵,直接就成為親衛。
親衛自然需要是精兵中的精兵。
別說十個裡面挑一個,就是一百個裡面挑一個,也不算過分。
畢竟這些親衛,是要以守護趙風安危為主的。
如果都是些戰五渣,那如何護衛趙風。
趙風沉吟良久:“為了以後的穩定著想,確實最好把親衛擴充到一萬五千人。”
“只是如果想要擴充到一萬到一萬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