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僕以林升、江勝兩位大人調掌水師之後,右武衛鎮和左虎衛鎮的人事嗎,還是由王上欽定為好。”

柯平的話說了等於沒說,不過這也情有可原的,鄭軍陸師返臺後除去若干汛兵和鄭克臧的童子軍外,不過一萬五千人,其中守備安平城的鑾儀衛約二千,左右武衛鎮和左右虎衛鎮各有一千五百人,其餘保留下來的十四個鎮各只有五百人,可以說單從兵力上來說,一衛鎮就相當於普通鎮的三倍,更不要整編的精銳、精壯皆優先調入各衛鎮,因此可想而知右武衛和左虎衛的重要性,以如此的重要性,總兵一職恐怕還真的非朱錦欽定呢。

“仆倒柯大人此言極是,”李景在眾人中資歷最淺,為了不讓別人以為自己是打醬油的,因此他即便是譁眾取寵也好,總歸要說一點什麼的。“不過,兩衛人事或可以王上欽定,但水師人事要是僕等也推給王上的話,是不是也太過無能了。”

“這倒也是。”洪磊悄悄瞄了鄭克臧一眼,見這位世孫正全神貫注的聽著,不由心中一動。“水師兵員遠勝陸師,僅以林升、江勝兩位提督未必能兼顧萬全,不如再調升兩位總兵以資襄贊。”洪磊作出一副舉賢不避親的架勢進一步說道。“僕這裡就保舉陳諒、陳起明二人出任水師總兵,以為副貳。”

陳諒、陳起明和降清的朱天貴都是鄭軍水軍宿將,讓他們林升和江勝兩人的副手,資歷是足夠的,因此對於洪磊的提議,各官都沒有太大的異議,但是對於兩人是不是該授總兵一職,楊英顯然有不同的意見。

“總兵?既然已有提督再分總兵是不是有些不妥。”明鄭的總兵雖然不同於清軍以及之前的明軍中的總兵有獨當一面的格局,但畢竟在戰時也有自主的指揮權,如此一來豈不是政出多門,因此楊英反對著。“這將置兩位提督與何地,不若授以副將,也好名副其實。”

楊英這麼一說,柯平馬上附和,但洪磊卻是不同意,不過他的解釋又說不了楊英和柯平,而鄭斌和李景又只是一味和稀泥,於是關於二陳的職務到底該怎麼定,便一時僵在那裡。

“馮大人的意思呢?”鄭克臧發現馮錫範只是微笑的聽著,知道他現在準備含晦韜光,但又怎麼可能讓他如願呢,於是便發問起來。“馮大人輔佐父王多有建樹,想來或早有成算,不如說出來也好與眾大人探討。”

馮錫範神色一動,鄭克臧的說詞雖然是逼他表態,但卻未嘗不是給了他一個進一步拉攏軍中悍將的機會,而且不管事成與否,只要傳出去,這個人情就落實了:“世孫垂問,卑職自然不敢有所隱瞞,僕以為副將和總兵的職司其實是一樣的,既然皆為副手,若只是副將又如何能區分其與一般鎮將呢?還是授總兵的好。”

聽了馮錫範的話,鄭克臧明瞭的點點頭:“諸位大人的意思都說了,差別不是很大,關鍵還是在總兵和副將的分野上,餘會連同兩衛人事一併稟明父王,想來父王不日必有決斷。”

這麼一說,這件事也就算過了,但今日的議程還有一項,就聽鄭克臧說到:“另外,父王已經同意復設承天府以安置冗官,鄭省英大人將為府尹,陳先生也薦了幾個人選,若是幾位大人覺得有合適的良才也可以一併報上來。”

聽到這個分肉骨頭的訊息,所有人的眼睛一亮,彼此對視一樣,摩拳擦掌,看起來一場爭奪勢在必行

82。水師移鎮

雖然鄭軍從大陸敗退,但明鄭和清廷之間的接觸並沒有因此而終止,這一年的八月,在福州的平南將軍、滿洲正白旗都統那穆都魯??賴塔派人抵達澎湖送來一封招撫明鄭的信函。

信中雲:“自海上用兵以來,朝廷屢下招撫之令,而意終不成,皆由於封疆諸臣,執泥消發登岸,彼此齷齪。臺灣本非中國版籍,足下父子自闢荊榛,且眷懷勝國未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彈丸地,不聽田橫壯士逍遙期間乎?若能保境息兵,則從此不在登岸,不必薙髮,不必易衣冠,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以臺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氏之日本,於世無患,於人無爭”

對於這封信,朱錦非常重視,召集文武百官徵詢,眾臣意見一致以明鄭新敗不易再興刀兵希望能跟清廷達成妥協,互市貿易積蓄力量,而鄭克臧也以為現階段應該全力消化入臺的數萬新移民,或可以藉和談之極麻痺清廷,最終朱錦同意了眾人的觀點,不過卻提議在月港(注:即海澄,原本是閩南第一大港,後被廈門港取代,但廈門現在是白地)互市,而鄭克臧則進一步提出和談在福州進行,以免清軍間隙窺視澎湖防務,朱錦首肯了。

“傅大人,”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